首页> 中文学位 >二战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安全格局的形成(1945-1949年)
【6h】

二战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安全格局的形成(1945-1949年)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言

第一章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安全政策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在近代历史上的地缘特征

第二节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中立政策在二战中的得与失

第三节二战结束前后的斯堪的纳维亚

第二章1945年至1948年初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安全形势的演变

第一节二战后初期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安全政策

第二节苏联对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战略试探

第三节1947-1948年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局势变化

第四节挪威的转向——中立政策开始松动

第三章北约与斯堪的纳维亚防务联盟——美国与瑞典的角力

第一节北欧国家提出地区防务联盟方案

第二节美国对斯堪的纳维亚的战略判断

第三节美国对拟议中的斯堪的纳维亚防务联盟的打压

第四章斯堪的纳维亚防务联盟的最终失败

第一节美国对挪威和丹麦发出入盟邀请

第二节斯堪的纳维亚防务联盟的失败——从卡尔斯塔特到奥斯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的阴云渐渐笼罩整个欧洲。在这种情况下,经历过二战洗礼的北欧国家开始反思传统的中立政策能否保证自身的安全。由于局势不断紧张,在二战时有过惨痛历史教训的挪威和丹麦开始接触西方大国,表达了他们要加强与西方联系的意向,以求获得西方大国的安全承诺。二战时中立的瑞典则反对外部势力介入北欧地区,并且准备联合其他北欧国家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武装中立。在中立的态度上最为动摇的挪威,与瑞典的分歧较大。他们虽然都同意建立起一个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防务联盟,但是在是否与西方大国建立联系这个问题互不相让。建立北欧地区防务联盟的计划一时没有取得进展。 与此同时,为了在欧洲与苏联对抗,美国着手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认为大西洋联盟必须将挪威、冰岛等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北欧国家包括进来。美国和挪威因此开始了接触。但是由于瑞典对外部势力介入北欧地区的反对,美国必须打压瑞典才能够实现其在北欧的战略规划。因此,美国在挪威十分关注的军事援助问题上做文章——规定优先将武器装备提供给民主国家,不会援助中立国武器装备。因此,挪威加入西方阵营的联盟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 由于北约筹建工作的进展,挪威要求尽快解决斯堪的纳维亚联合防务问题。由于美国声明将不会为一个中立性质的斯堪的纳维亚防务联盟提供武器装备援助,挪威、丹麦和瑞典三国建立联盟的希望变得十分渺茫。在卡尔斯塔特和奥斯陆的两次会议上,分歧最大的挪、瑞双方还是没有达成共识:瑞典虽然愿意带头承担本地区的防务责任,挪威却依然反对建立中立性质的联盟。 最后,三国建立斯堪的纳维亚防务联盟的努力最终失败。挪威和丹麦加入了北约。瑞典坚持中立。形成了独特的地区安全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