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外部性——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研究
【6h】

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外部性——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增长是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而外部性——尤其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极大地促进了全世界各民族共享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虽然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不乏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论述,但是将理论模型和经济现实相结合,系统地研究外部性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过程中作用机制的文献却不多见。
  在世界层面上,这一方面研究的缺失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实形成了显著的反差。而在国家层面上,由于国际上诸多阻碍外部性传导的因素都明显减弱,因此可以预期一国之内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具体到中国而言,目前地区间明显的收入差距和人们对协调发展的强烈诉求也要求经济学界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
  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经典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在理论模型中引入地区间相互作用,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的宏观经济数据为主要依据,利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工具,系统地研究外部性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影响的一种尝试。
  本文第三章分析了外部性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笔者首先对Romer提出的含有外部性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加以改进,使之可用于区域经济增长分析之中;然后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内,将Sala-i-Martin et al(2004)提出的“经典估计贝叶斯平均”方法与空间计量经济学中对外部性的描述方法相结合,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的宏观经济数据,分阶段研究了外部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正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本地区无论是要素投入还是经济环境方面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其它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其它地区经济增长率的改变又会对本地区产生正向的反馈作用。外部性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率的放大作用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作为一种广义的技术概念,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研究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第四章就是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外部性与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这一章中,笔者结合第三章的研究结果,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不同时期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特征。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外部性在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近年来外部性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改革开放初期,外部性对技术进步的放大作用普遍在百分之三十以上。
  第五章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角度考察外部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笔者首先对R&D研究中常用的“知识生产函数”进行了改进,从而将不同的R&D活动类型纳入了研究的范围之内,并且可以对R&D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行评价。然后利用中国各地区2000-2005年与R&D活动有关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得到的结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各种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另外在这一章中笔者还利用跨国数据分析了创新能力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影响,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外部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是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外部性的研究。作为一种要素流动的特殊形式,经济学界对FDI技术溢出的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以利用FDI技术溢出促进自主创新为首要目标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提出了应该从长期、动态的角度评价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然后根据FDI技术溢出的不同方式,从存量和流量的角度对FDI外部性进行刻画和区分,并借助于最优控制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例如自主创新能力、学习模仿能力、经济增长速度等)来确定最优的引资战略。最后笔者还利用第五章得到的结果和世界上主要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引进FDI的有关数据对本章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理论模型对现实情况有很好的解释能力。
  总之,理论分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大量证据表明,外部性在其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虽然外部性对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自主创新的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贡献也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毫无疑问,在当前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更为便捷、交易成本逐渐下降、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播更加迅速、信息传递更为通畅的情况下,外部性必将对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只有对外部性的作用机制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才有可能在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