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心理学方法
【6h】

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心理学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介绍

1.1.1 心理学亲和力的解释

1.1.2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解释

1.1.3 心理学关于实现亲和力的三大理论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研究现状

1.2.1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主要成果

1.2.2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有待继续研究的方面

第三节 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作用与意义

1.3.1 为改善传统教育方法提供有效路径

1.3.2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1.3.3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感染力

第二章 实现亲和力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马斯洛人本主义理论与方法

2.1.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特点

2.1.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教育学方法

第二节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与方法

2.2.1 罗杰斯的自我论和人格理论

2.2.2 “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育观

第三节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与方法

2.3.1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梅奥重视人际关系的企业文化内涵

2.3.3 梅奥强调人际关系的企业管理方法

第三章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3.1.1 高职教育一般性特征是高等性与职业性统一

3.1.2 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

第二节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与心理的特点

3.2.1 社会矛盾引发心理失衡,学生自我实现意识欠缺

3.2.2 缺乏对文化课的兴趣,学习目标和动力明显不足

3.2.3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遵守组织纪律意识淡薄

3.2.4 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政治观念不成熟

第三节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

3.3.1 根据高职教育的职业特点,重点抓好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3.3.2 突出高职教育应用性特点,强化高职教育的实践性

3.3.3 根据培养技术型人才特点,处理好专业与“两课”教育的关系

第四章 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中的运用

第一节 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实现亲和力的心理学方法

4.1.1 在尊重学生前提下,接受学生的本来自我

4.1.2 激发学生自我意识,促进个人潜力的充分发挥

4.1.3 创设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人格充分发展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者实现亲和力的心理学方法

4.2.1 以学生为本,提供相关服务

4.2.2 积极关注学生,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4.2.3 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第三节 防止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实施中的问题

4.3.1 区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4.3.2 严格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适用范围

4.3.3 防止学生个人主义意识过渡膨胀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自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的16号文件,思想政治教育又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件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内,由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将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也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方法。
   本文也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但只是根据笔者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从亲和力这方面入手,分析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中的作用与实际操作方法。
   本文着重分析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的自我和人格理论、无条件积极尊重理论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育原则、梅奥人际关系理论中关于实现亲和力的方法和途径的相关内容;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