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抑价上市到股价长期低迷:基于中国数据(2006-2007)的实证分析
【6h】

从抑价上市到股价长期低迷:基于中国数据(2006-2007)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主要结论、贡献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及发行方式介绍

第一节 新股发行定价方法介绍

2.1.1 贴现现金流估计法

2.1.2 相对价值估计法

2.1.3 EVA估计法

第二节 新股发行方式介绍

2.2.1 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基本分类

2.2.2 累计投标发行定价方式

2.2.3 固定价格方式

2.2.4 累计投标与固定价格公开认购混合方式

2.2.5 竞价方式

第三节 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

2.3.1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沿革及其特点

2.3.2 1998年《证券法》出台前的新股发行制度

2.3.3 1998年《证券法》出台后的新股发行制度

第三章 对抑价上市和股价长期低迷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对抑价上市的理论分析

3.1.1 逆向选择模型--胜者的诅咒

3.1.2 信号传递模型

3.1.3 委托--代理模型

3.1.4 信息披露模型

第二节 对股价长期低迷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理论评价

第四章 从抑价上市到股价长期低迷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样本数据的选择

第二节 实证分析

4.2.1 新股折价

4.2.2 股价长期表现

4.2.3 新股折价与股价长期低迷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讨论

4.3.1 实证结果

4.3.2 结果讨论

第五章 总结、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第一节 总结与结论

5.1.1 总结

5.1.2 结论

第二节 政策性建议

5.2.1 平衡投资者结构

5.2.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5.2.3 完善新股发行方式

5.2.4 完善资本市场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无论是在成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新兴经济体,其资本市场上都存在着长期困扰学术界的两大谜团:新股的折价发行和股价的长期低迷,我国也不例外。学术界对这两个谜团有着长期的争论,同时在不同的框架、不同假设条件下分别针对这两种现象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然而,基于这两个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分别从不同假设、不同视角下解释这两种现象的建模方法在我们看来存在着内在逻辑方面的缺陷——毕竟,参与两个市场的投资者集合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同时,两个市场本身相互作用、联系紧密。为了解释不同的现象而对市场中的同一群参与者做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假设,显然会减低理论的可信程度。为了帮助从理论方面对此问题的解决,本文从实证角度,以中国市场数据为基础,通过寻找能同时对这两种市场现象具有显著解释力的因素,为建立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的理论解释提供基础。
   本文主要的工作是:使用中国市场2006-2007的上市公司数据,对长期困扰学术界的新股折价发行与股价长期低迷的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投资者的情绪以及过度乐观是能够解释这两个现象的关键所在。换言之,如果要建立能够在逻辑一致框架下同时解释新股折价发行与股价长期低迷的理论模型,就必须考虑投资者的情绪以及过度乐观的因素。我们的工作为下一步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