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alen型席夫碱配合物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6h】

Salen型席夫碱配合物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配位化学概述

§1.2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及应用

§1.2.1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目的

§1.2.2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1.2.3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3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合成与表征

第一节 新型不对称Salen型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谱学性质研究

§2.1.1引言

§2.1.2仪器、试剂及处理

§2.1.3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1.4 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对称Salen型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谱学性质研究

§2.2.1引言

§2.2.2仪器、试剂及处理

§2.2.3 Salen型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2.4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Salen型席夫碱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

3.1 引言

3.2 仪器及测试条件

3.3晶体的制备

3.3.1化合物的合成

3.3.2化合物的晶体培养

3.3.3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参数和结构描述

3.3.4本章讨论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Salen型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4.1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4.1.1 引言

4.1.2 基本原理

4.1.3 循环伏安法测定的影响因素

4.1.4 循环伏安法测定的应用

4.1.5 实验部分

4.1.6 结果与讨论

4.2 荧光性质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和完成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席夫碱(Schiff base)类化合物由于其在催化、模拟生物酶及分子识别等方面的应用,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其中,多被研究的是Salen型席夫碱,这一类席夫碱是由水杨醛类与二胺类缩合而得到的含有N、O配位原子的配体,易于制备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作用,与各种金属离子具有很高的配位活性,多年来一直是研究的重点。Salen型席夫碱及其配合物多应用于分子催化和生物模拟方面,同时因其所具有的发光性、光致变色性、吸波性、顺磁及反磁性等性质在新材料开发与应用方面都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本文合成了对称和不对称两个系列的Salen型席夫碱配体并进一步与过渡金属盐反应,得到对应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同时得到了六种Salen型席夫碱化合物的单晶;最后对所合成的配合物的电化学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四部分:
   (1)评述了Salen型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2)新型Salen型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谱学性质研究。以1-胺基-2-N-(5-溴-2-羟基苯甲酮)邻苯二胺与不同的醛(1:1)反应,合成了不对称席夫碱配体及其Cu、Co配合物:以2-2'联苯二胺为原料分别与2,4-二羟基水杨醛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反应得到对称的Salen型席夫碱配体,并进一步合成了其Cu配合物及其Ni配合物。所有配体(5个)都通过了核磁表征,所有配体、配合物(12个)都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表征。
   (3)用界面扩散法分离得到两个配体和四个配合物单晶,X-衍射数据分析表明:配体中都含有较强的氢键,铜配合物都是扭曲的平面四方形的配位环境。
   (4) Salen型席夫碱配体和其金属配合物的电化学及荧光性质研究。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席夫碱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扫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体的结构对氧化还原电位有很大影响,如果配体比较倾向于Cu11的配位空间需求,则Cu11不易被还原,而且被还原的Cu1不稳定,会继续发生分解和进一步被还原为Cu0(e.c.e过程)。荧光测定结果表明:配体在562nm有弱的发射光谱,Cu、Ni配合物都未发现荧光性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