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约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论思想
【6h】

约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论思想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宗教多元论的背景

第三章 宇宙的宗教含混性

第一节 有神论的论证

3.1.1 本体论论证

3.1.2 宇宙论论证

3.1.3 设计论论证

3.1.4 道德论论证

3.1.5 宗教经验论证

第二节 自然主义的选择

3.2.1 有神论假设的不必要性

3.2.2 恶对有神论的挑战

3.2.3 结论

第四章 宗教多元论的哲学框架

第一节 相互抵触的真理性宣称

第二节 康德的认识论模式

第三节 希克的康德式的宗教认识论

4.3.1 实体本身与为人所体验的实体

4.3.2 实体本身和实体的位格与非位格之间的关系

4.3.3 终极实在的言说方式及其地位

第四节 实体的位格

4.4.1 东方传统中实体的人格化特征

4.4.2 诸神在现象学上的有限性

4.4.3 诸神作为实体的位格

4.4.4 两个神性位格:印度的克里希那和以色列的耶和华

4.4.5 神性位格的本体论地位

第五节 实体的非位格

4.5.1 梵

4.5.2 涅檠

4.5.3 空

第五章 世界各大宗教救赎论的有效性

第一节 轴心后宗教的救赎论特征

5.1.1 轴心前宗教的特征

5.1.2 轴心时期

5.1.3 轴心时期向宗教救赎论的转变

第二节 基督教关于其他宗教的观点

5.2.1 排他论

5.2.2 兼容论

5.2.3 基督教神学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三节 上帝道成肉身的隐喻

5.3.1 传统道成肉身教义存在的问题

5.3.2 希克对道成肉身教义的重新解释

5.3.3 多重道成肉身

第四节 同等有效的救赎之路

5.4.1 拯救作为人的转变

5.4.2 同等有效的拯救性转变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希克的宗教多元论思想的价值

第二节 希克的宗教多元论思想所面临的批评与挑战

6.2.1 基督教神学家的批评

6.2.2 排他论者的批评

6.2.3 其他多元论者和后现代主的批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希克从宇宙的宗教含混性之处境出发,对世界各大宗教信念和经验进行了现实主义的分析,并以宗教的方式而非自然主义的方式解释宗教,提出宗教多元论的核心假设“终极实在”。希克以康德的认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其宗教多元论的哲学框架,认为世界各大宗教传统在主要的造就人的不同文化方式中,对同一终极实在体现出不同的知觉、观念以及相应不同的回应,由此为宗教间的对话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希克通过对轴心后世界各大宗教的考察,发现在这些宗教中差不多在同程度上发生了人类生存从自我中心向实在中心的转变。而通过对上帝道成肉身教义的重新解释,希克消除了基督教的独特优越性,实现神学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论证了世界各大宗教在救赎论上的有效性,为世界各大宗教进行对话提供了平等的地位。
   同时,他的理论也受到了各种批评与挑战,然而,其理论自身的合理性是不容忽视的。希克的宗教多元论本身不是一种宗教,而是对宗教作出宗教之解释的一种哲学假设,是为以真理为目标的宗教对话和处理不同宗教传统之间的关系提供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