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nteraction of CR and Cc in Chinese Tone Sandhi Patterning
【6h】

Interaction of CR and Cc in Chinese Tone Sandhi Patterning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Abbreviations and Symbol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 of the Study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Notes on Data Collection and Terminology

1.5 Outline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About Tone Languages

2.3 Previous Research in Chinese Tone

2.3.1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Dialects

2.3.2 Tone Sandhi in Chinese Dialects

2.4 Previous Research in Shandong Dialect

2.4.1 About Shandong Dialect

2.4.2 Tonal Systems of Shandong Dialect

2.5 Tone Sandhi Patterning from OT Perspective

2.6 Summary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ckground

3.1 An Overview of OT

3.2 The Bare Bones of OT

3.3 Tone in OT

3.3.1 Constraints

3.3.2 Alignment Theory

3.4 Constraint Amendments

3.4.1 Positive Markedness Constraints

3.4.2 Positional Faithfulness Constraints

3.5 Summary

Chapter 4 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 in Tone Sandhi Analysis

4.1 Introduction

4.2 Studies on Tonal Representation

4.2.1 Early Studies on Tonal Representation

4.2.2 Yip’s(1980,1989)Model

4.2.3 Bao’s(1990)Model

4.2.4 Other Models

4.3 Tonal Representation in Present Research

4.4 Summary

Chapter 5 Interaction Involving both CR and Cc

5.1 Introduction

5.2 About Three-tone System in Shandong Dialect

5.2.1 Yantai:Case study(1)

5.2.2 Boshan:Case study(2)

5.2.3 Discussion

5.3 Some Other Chinese Dialects

5.3.1 Chaozhou Dialect:Case Study(3)

5.3.2 Standard Mandarin:Case Study(4)

5.3.3 Xi’an Dialect:Case Study(5)

5.4 Summary

Chapter 6 Interaction Initiated Mainly by Cc

6.1 Introduction

6.2 About Four-tone System in Shandong Dialect

6.2.1 Jinan:Case Study(1)

6.2.2 Dezhou:Case Study(2)

6.3 Some Other Chinese Dialects

6.3.1 Tianjin Dialect:Case Study(3)

6.3.2 Nanjing Dialect:Case Study(4)

6.3.3 Zhenjiang Dialect:Case Study(5)

6.4 Summary

Chapter 7 Interaction Initiated Mainly by CR

7.1 Introduction

7.2 Fangzi:Case Study(1)

7.3 Some Other Chinese Dialects

7.3.1 Pingyao Dialect:Case Study(2)

7.3.2 Taiyuan Dialect:Case Study(3)

7.4 A Few Words about Tone Sandhi in Wu Family

7.5 Summary

Chapter 8 Concluding Remarks

8.1 Major Findings

8.2 Contributions

8.3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Studiese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优选论为理论基础,以分析山东方言连读变调类型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讨CR与Cc即调域与调型制约条件在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类型构建中的交互作用。汉语连读变调类型问题一直是音系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理论框架下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成果,代表性的有Hashimoto(1987); Liu(1987);Chen(1993a,1993b); Yip(1995); M.Chen(2000); Liu(2003)和Bao(2004)等。这些研究主要是在经典生成音系学理论的框架内对汉语连读变调类型或模式所做的分析。
  优选论是以表层制约为核心的音系学理论,这一理论通过普遍性制约条件的不同等级排列来解释语言之间的类型变化。汉语方言不同连读变调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方言类型上的变化。优选论本质上是一种类型学研究,因此它应该能够通过普遍性制约条件的不同等级排列来说明和呈现汉语方言中的不同连读变调模式或类型。基于上述观点,本文提出调型制约条件 Cc与调域制约条件 CR的交互作用在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类型的分析和描写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汉语方言数量众多,且千差万别。本文从分析山东方言连读变调现象入手,通过对山东方言连读变调模式的分析和描写,进而分析和说明山东方言以外的其他汉语方言的连读变调类型和模式。
  具体地说,调域制约条件 CR可以进一步分为调域标记性制约条件 MR和调域忠实性制约条件 FR;调型制约条件 Cc也同样可以进一步分为调型标记性制约条件 Mc和调型忠实性制约条件 Fc。从所收集的汉语方言特别是山东方言变调的语料上看,汉语方言的连读变调所呈现的类型主要有三大类:即调域变,调型不变;调域不变,调型变;两者都变。三种变调类型变化可以通过上述四个制约条件等级排列呈现:
  Fc>>MR>>Mc,FR; FR>>Mc>>MR, Fc; MR, Mc>>FR, Fc
  从上面三种制约条件等级排列方式上可以看出,标记性制约条件触发音变,其触发作用的强度是因其在制约条件等级体系中的位置决定的。当调域和调型标记性制约条件同时居于制约条件等级体系的主导位置时,那么该方言的连读变调将出现调域和调型都变的情况;当调域或调型标记性制约条件不是同时而是其中之一居于制约条件等级体系的主导位置时,那么该方言的连读变调将出现调域变、调型不变或调型变、调域不变的情况。无论是调域标记性制约条件还是调型标记性制约条件,当它等级排在后面时,标记性制约条件触发音变的强度会减弱,会失去其显性作用,但这并不是说等级排列低的标记性制约条件就没有作用了,事实上它的作用是隐性的,即等级排列低的标记性制约条件是以隐性方式参与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
  山东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区,根据地域又分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胶辽官话(Li1985)。据钱曾怡等人(1985,2001)的研究,山东方言又可以划分为两区四片,声调又可分为三调方言,四调方言以及入声方言。对于各声调方言的连读变调的研究以往只限于描述性的研究。由于理论解释力有限,其连读变调所呈现出的规律性缺乏系统的解释与探讨。在分析山东方言时,发现其三调方言的连读变调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尽管三调方言存在调类和调值的差异,但在优选论理论框架内,运用体现调域及调型两个层面变化的制约条件等级排列其连读变调的一致性得到了很好的解释。虽然这种变调模式违反音变的经济性原则,但它体现了三调方言与中古声调的历时变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扩展研究还发现,该制约条件等级排列对于潮州方言、普通话、西安方言、徐州方言等汉语方言的连读变调类型具有同样的解释力。山东方言四调方言中选取了济南方言和德州方言进行分析。济南方言无论是在其单字调还是在连读变调模式方面都具有代表性。分析表明其连读变调模式即调型变而调域不变具有普遍性。通过分析,还证明了平山久雄(1998)所提出的德州方言轻声前呈现的逆时针循环型连读变调现象也属于连读变调只发生在调型层面而不涉及调域层面这一模式。优选输出变调形式反映了调型变化的两种因素体现在表层形式上的力量冲突得以解决的方式。运用体现调型变而调域不变的制约条件等级排列还对天津方言、南京方言以及镇江方言的连读变调类型重新进行了阐释。与德州方言不同,山东方言中以坊子为代表的十二种方言轻声前的循环型变调的形式却涉及到调域层面。调域变化而调型不变的现象也存在于平遥方言、太原方言的连读变调模式中。研究还发现由于山东方言地处官话方言区,四声调占方言声调的近80%,声调存在明显的对立性,连读变调绝大部分只发生在调型层面而不涉及调域层面,而这一现象亦是汉语方言连读变调模式的共性所在。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优选论对汉语方言不同类型连读变调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连读变调类型的构建是在调域制约条件和调型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很显然,优选论在描写语言类型变化方面的优势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对汉语方言特别是山东方言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连读变调类型的考察、研究和分析,本文提出了不同连读变调模式的制约条件等级排列方式,从中可以不难看出各层面上不同力量在连读变调类型构建中所起的作用。毫无疑问,这一研究有助于避免以往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重描写、轻解释的理论缺陷,因此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山东方言以及汉语方言的连读变调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