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公司法中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6h】

论公司法中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概述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概念、起源和功能

1.1.1 股东代表诉讼的概念

1.1.2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起源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产生的法理基础

1.2.1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1.2.2 资本多数决原则易被滥用

1.2.3 公司法人的人格具有虚拟性

第三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提起权

1.3.1 债权人代位说

1.3.2 共益权说

1.3.3 股东权或社员权说

第四节 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之区别

1.4.1 美国法院在实践中的区分两种诉讼的作法

1.4.2 代表诉讼与直接诉讼的区别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 主要国家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基本构架

第一节 适格的当事人

2.1.1 对提起代表诉讼的原告的资格限制

2.1.2 被告的范围

2.1.3 公司在诉讼中的地位

2.1.4 其他股东的地位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前置程序

第三节 诉讼费担保制度

第四节 代表诉讼的既判力

第五节 和解与撤诉的限制

第六节 诉讼费用的承担及赔偿对象

2.6.1 原告胜诉时

2.6.2 原告败诉时

第三章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萌芽,制度的确立及发展方向

第一节 正式引入代表诉讼前,法律规定和实践案例的情况

3.1.1 司法解释和地方规定已经出现萌芽

3.1.2 实践中股东代表诉讼案件结果迥异

3.1.3 实践亟需立法规范

第二节 我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现行规定及实施效果

3.2.1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现行规定

3.2.2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实施以来效果不佳

第三节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陷于困境的原因及完善

3.3.1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不足

3.3.2 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为研究对象,对股东代表诉讼的概念、起源及发展、功能和法理基础做了分析,然后探讨了股东代表诉讼的提起权,将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做了比较。对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以及英国的股东代表讼诉制度的基本内容做出述评。最后针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现行规定和实践情况,论述了我国构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不足,并就股东代表诉讼的股东诉讼资格、公司、其他股东的地位以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等问题提出立法建议。
  文章认为,所谓“股东代表诉讼”,是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特别是受到有控制权的股东、董事、经理等管理人员的侵害,而公司怠于或拒绝起诉时,符合法定要件的股东为维护公司的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向侵害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而诉讼结果归属于公司的诉讼制度;其具有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的功能。
  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在产生依据、诉讼性质、诉讼结果归属等方面存在重大区别;股东代表诉讼中股东作为公司的代表人处于对全体股东共益权的考虑提起诉讼,诉讼胜诉的结果是避免公司受到损失或使公司获利,而不是直接归属于股东。现实中存在大量中小股东权益因公司受到侵害而间接受到损失,但由于公司不提起诉讼,中小股东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案例。因此,无论是从公司法的法理上分析,还是从我国现实的公司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来考虑,我国目前都有必要在立法中确立并完善股东诉讼代表制度。
  我国2005年修订《公司法》时引入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将对维护公司中小股东的权益、确保股东对公司经营的有效监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新《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在实施后的4年多时间里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于完善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考虑:关于原告的股东资格,对原告股东的持股时间做出合理适当的限制,主要可以借鉴英美法的“当时持股原则”,在持股数额的限制上借鉴德国《股份法》的规定,满足一定的持股比例或一定的持股数额其中任一条件即可。建立鼓励股东诉讼的制度方面从减低代表诉讼的诉讼费和原告胜诉的补偿两个方面来着手解决。为了保护其他股东和公司的权益不受侵害,应当给予他们参加诉讼的权利,赋予公司一种新的诉讼参加人身份参加诉讼,其他股东符合条件可以作为原告加入诉讼,不符合条件或不愿作原告,也可以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关于如何建立代表诉讼的约束机制则可以从建立诉讼担保制度以及构建确立商业判断规则来着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