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能源“脱钩”理论的城市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
【6h】

基于能源“脱钩”理论的城市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城市化

1.2.2 上业化

1.2.3 “脱钩”理论与减物质化理论

1.2.4 城市发展规划范围的界定

第三节 相关研究述评

1.3.1 城市发展规划SEA研究

1.3.2 “脱钩”理论研究进展

1.3.3 研究不足

第四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能源“脱钩”理论融入城市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一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2.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2.1.2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城市发展规划SEA的功能、特点及评价重点

2.2.1 城市发展规划SEA的功能

2.2.2 城市发展规划SEA的特点及难点

2.2.3 城市发展规划SEA需要密切关注的内容

第三节 城市发展规划SEA面临新的形势及肩负的历史任务

2.3.1 规划环评面临新的国内与国际形势

2.3.2 新形势下城市发展规划SEA肩负的历史任务

第四节 能源“脱钩”理论融入城市发展规划SEA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4.1 能源约束下城市发展规划SEA的现存问题

2.4.2 能源“脱钩”理论融入城市发展规划SEA的必要性

2.4.3 能源“脱钩”理论融入城市发展规划SEA的可行性

第五节 设置产业发展与节能专题:能源“脱钩”理论融入城市发展规划SEA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第三章 基于能源“脱钩”理论的城市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能源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3.1.1 能源的概念及分类

3.1.2 能源资源的特性

第二节 节能的基础理论

3.2.1 节能的内涵

3.2.2 节能的物理学理论基础

3.2.3 节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第三节 “脱钩”理论

3.3.1 “脱钩”理论的内涵

3.3.2 “脱钩”的分类与评价模式

3.3.3 “上升式多峰”理论

第四节 循环经济理论

3.4.1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3.4.2 循环经济与“脱钩”理论

3.4.3 循环经济的指导意义

第五节 能源经济学理论

3.5.1 能源需求理论

3.5.2 能源替代理论

3.5.3 能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六节 生态城市理论

3.6.1 生态城市的定义

3.6.2 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特征

3.6.3 生态城市的能源战略

第四章 城市发展规划的实施对能源需求的作用机理

第一节 城市发展规划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

4.1.1 城市化、工业化的内涵

4.1.2 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的一般规律及内在机理

4.1.3 城市发展规划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城市发展规划对能源需求的作用机制

4.2.1 城市化的能源资源消耗效应

4.2.2 城市化对能源需求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五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响应关系的演变规律及启示

第一节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演变规律及动因分析

5.1.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1.2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演变规律及动因分析

第二节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响应关系的演变规律及启示

5.2.1 EKC验证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5.2.2 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变规律及动冈分析

5.2.3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变规律及动因分析

5.2.4 传统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变规律及动冈分析

5.2.5 发达工业化国家能源消费曲线的演变规律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产业发展与节能专题的基本框架与技术方法

第一节 产业发展与节能专题评价技术路线

第二节 产业发展与节能专题的基本内容及技术方法

6.2.1 产业发展与能源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6.2.2 能源需求驱动因素识别

6.2.3 产业与节能发展目标及评价指标确定

6.2.4 产业发展阶段评价

6.2.5 节能驱动因素分析

6.2.6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脱钩”水平分析与评价

6.2.7 产业发展与节能不确定性的情景分析

6.2.8 产业发展与节能综合评价

6.2.9 产业节能规划调整对策建议

第七章 实例研究--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之产业发展与节能专题

第一节 滨海新区发展战略SEA项目概述

7.1.1 项目背景

7.1.2 评价对象

7.1.3 评价范围

7.1.4 评价技术路线

第二节 产业发展与节能专题

7.2.1 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现状

7.2.2 滨海新区能源消费现状

7.2.3 滨海新区产业发展阶段分析与评价

7.2.4 滨海新区节能驱动冈素分析

7.2.5 滨海新区能源消费“脱钩”水平分析与评价

7.2.6 基于不确定性的情景分析

7.2.7 能源需求预测与分析

7.2.8 产业发展与节能综合评价

7.2.9 规划调整建议及措施

第三节 实例研究的特点及问题总结

7.3.1 实例研究的特点

7.3.2 实例研究的问题总结

第八章 结论与探讨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内容复杂,城市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其中基础而又关键的一环。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历史因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但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必然要向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轨道回归,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内城市发展将处于大规模、高速度的推进阶段。然而,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却面临着人口基数大、生态环境脆弱以及能源资源短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城市发展规划作为推动、指导城市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内容涉及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而城市工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生产技术水平、人口发展等因素,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城市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全局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全面转型,节能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发展规划SEA理应肩负起加强宏观调控、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确保可持续的能源战略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得以贯彻的历史任务。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规划SEA的实践距离国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我国规划环评工作既面临着国内巨大的能源需求压力,又有源自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越来越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促使城市发展规划SEA对内需要扮演好节能减排重要推手的角色,对外则需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融入全新的低碳经济理念。然而,国内以往的城市发展规划SEA实践还存在着重视生态环境要素而轻视能源资源要素,重视相对“脱钩”而轻视绝对“脱钩”,重视能源供应侧的保障能力而较少反映城市能源需求侧的节能诉求等问题。通过融入能源“脱钩”理论,在现有SEA框架内设置产业发展与节能专题,可以很好的弥补现有城市发展规划SEA在理论、内涵与内容方面存在的缺陷。
   在对能源“脱钩”理论融入城市发展规划SEA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详细论证的基础上,本文明确了基于能源“脱钩”理论的城市发展规划SEA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脱钩”理论、循环经济理论、节能基础理论、能源经济学理论、生态城市理论。城市能源可持续利用是基于能源“脱钩”理论的城市发展规划SEA研究的最根本目标,“脱钩”是循环经济思想的具体体现,生态城市是城市实现能源消费减物质化的重要发展模式,能源经济学理论则为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方法支持。
   本文详细地阐释了城市发展规划与城市化相互关系,对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能源资源配置方式及居民生活方式等规划要素的变化对于能源需求的直接与间接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
   对主要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一次能源消费量以及传统化石能源消费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KC假说并非普遍存在。从长期来看,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绝对“脱钩”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然而,韩国的发展经验表明,通过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的跨越式演进以及实施有力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政策可以在较低的人均GDP水平上实现能源消费的相对“脱钩”,并进而实现绝对“脱钩”。这对于在这一目标下,我国城市未来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相关产业能源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针对当前实践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基于微观、中观、宏观相结合、“自下而上”的逻辑思路,提出了以约束性节能目标为刚性约束、以能源消费绝对“脱钩”为柔性约束的产业发展与节能专题的评价技术路线,并就指数分解、部门分析、情景分析等技术方法在各环节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能源“脱钩”理论融入城市发展规划SEA的分析框架。
   在本文最后,对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环境评价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内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重,严格要求高耗能产品清洁生产水平,滨海新区完全可以实现201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节能目标。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规模、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滨海新区一次能源与化石能源消费曲线在远期会出现拐点。其中,化石能源消费量可以在较低的人均GDP水平上实现与经济增长绝对“脱钩”。实证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能源“脱钩”理论的城市发展规划SEA的技术路线、内容框架与技术方法在实践中是切实可行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