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阿含经》中的印度哲学思想
【6h】

《长阿含经》中的印度哲学思想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早期佛教的思想背景与《长阿含经》的形成

第一节 婆罗门思潮与沙门思潮

1.1.1 婆罗门思潮

1.1.2 沙门思潮

第二节 《长阿含经》的集成

第二章 《长阿含经》中的《奥义书》思想

第一节 《长阿含经》中记载的《奥义书》思想

第二节 《奥义书》对《长阿含经》思想的影响

2.2.1 《奥义书》思想对早期佛教“十二缘起”思想的影响

2.2.2 佛陀“涅槃”思想与《奥义书》中“梵”之比较

2.2.3 《奥义书》思想对早期佛教“禅定”思想的影响

2.2.4 《奥义书》的“业报轮回”思想与早期佛教之比较

第三章 《长阿含经》中的“数论——瑜伽”派思想

第一节 《长阿含经》中的“数论”思想

3.1.1 “数论”思想简介

3.1.2 数论的“自性转变”思想对早期佛教的影响

第二节 《长阿含经》中的“瑜伽”派思想

3.2.1 “瑜伽”思想简介

3.2.2 《长阿含经》中对“瑜伽”思想的记述

3.2.3 《长阿含经》中“四禅”与瑜伽“三昧”之比较

第四章 《长阿含经》中的沙门思想

第一节 《长阿含经》中的顺世论思想

4.1.1 《长阿含经》中对顺世论思想的记述

4.1.2 《长阿含经》中对顺世论思想的批评

第二节 《长阿含经》中的耆那教思想

4.2.1 耆那教思想简介

4.2.2 耆那教与《长阿含经》中“业报思想”之比较

4.2.3 耆那教的“五戒”与早期佛教的戒律

第三节 《长阿含经》中的生活派思想

4.3.1 生活派思想简介

4.3.2 《长阿含经》中对生活派思想的记述

4.3.3 生活派的“原素说”对佛教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佛教产生于印度东部喜马拉雅山麓,在产生之时,印度社会上就已经流行诸多派别的思想,比如数论、瑜伽派、顺世论等等。这些思想在佛教的产生之初,都对佛陀的思想体系、对佛陀创建佛教教义,有深刻的影响。佛陀正是在借鉴了这些派别的思想的基础之上创建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早期佛教的基本世界观,包括有为法与无为法、此岸与彼岸、生灭与涅槃的对待,都根植于奥义书的形上学;佛教的业力轮回说与无我说都可视作对奥义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中也可能以数论为中介;早期佛教的修道论,是直接来源于印度的瑜伽学,而后者也吸收了奥义书的世界观和宗教理想而有了超越的意义。早期佛教也深受沙门思潮的影响:早期佛教中的一些唯物主义世界观受到了顺世论的影响,而它的业报轮回与修行中的苦行思想则是受了耆那教思想的影响。
  总之,佛教在产生之初便受到了印度其它哲学思想的影响,通过研究早期佛教,可以对当时印度的其它哲学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原始佛教的典籍之中,还可以整理出那些印度哲学思想的史料,这对研究那些印度哲学思想,也有一定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