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BT模式应用研究
【6h】

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BT模式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理论综述

第一节 项目融资的基本理论

2.1.1 项目融资的内涵

2.1.2 项目融资的基本特征

2.1.3 项目融资的框架结构

2.1.4 国外项目融资的方式及经验借鉴

2.1.5 我国政府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选择

第二节 BT融资模式基本理论

2.2.1 BT模式的涵义

2.2.2 BT模式产生的根本原因

2.2.3 BT模式的运作方式

2.2.4 BT模式与BOT、带资承包模式的区别

第三章 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现状及BT模式的适用性

第一节 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现状

3.1.1 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水平

3.1.2 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体制现状

3.1.3 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BT融资模式在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中的适用性

3.2.1 BT融资模式的优点

3.2.2 BT融资模式的法律环境分析

3.2.3 BT融资模式的运作环境分析

3.2.4 BT融资模式在开发区基础设施中的价值

第四章 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BT模式构成与运作

第一节 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BT模式的构成

4.1.1 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BT模式的构成要素

4.1.2 项目合同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基于BT模式项目的运作

4.2.1 基于BT模式项目的运作程序

4.2.2 实施的过程监管

4.2.3 竣工验收与移交管理

第三节 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基于BT模式项目风险控制与效益评估

4.3.1 基于BT模式项目的风险控制

4.3.2 实施效果及收益评估

第五章 天津开发区芦北路改造项目融资BT模式案例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

第二节 项目方案及资金障碍

第三节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5.3.1 对社会经济的推动和满足人们福利要求的评价

5.3.2 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要求的评价

第四节 芦北路改造工程项目融资BT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5.4.1 BT模式参与要素设计

5.4.2 项目实施操作程序设计

5.4.3 项目风险控制和应急措施

5.4.4 BT模式效果评价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6.1.1 研究结论

6.1.2 主要创新点

第二节 本文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6.2.1 论文的研究不足

6.2.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被国务院正式批准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滨海新区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然而面对国家突出产业政策、淡化区域政策的趋势,开发区原有的政策优势将逐渐消失。是否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否具备完善的投资环境,是决定外商能否投资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天津开发区必须坚持“招商引资第一,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样才能增强开发区核心竞争力。
  为了增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速度,提升天津开发区的竞争实力,开发区政府同样面临着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然而这种机遇与挑战带来了两个矛盾:一是开发区为了提升竞争实力,加快发展后劲需要在短时间内建设尽可能多的基础设施项目,而财政又无力支持;二是所有的项目都由政府来投资建设,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的有限使得无暇应对,同时也不利于分散项目风险和提高资金使用率。然而随着天津开发区迅猛发展,政府必将面临一个问题:如何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面对经济发展对于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单靠传统的财政扶持远远不够,而基础设施领域由于其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和预期利润不确定等特点,使得大多数具有一定实力的金融机构放弃了投资意向。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加快天津开发区开发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完善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水平,改革创新尤其是在金融和投融资领域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现有的融资模式的前提下,通过对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深入探讨并结合天津开发区现有的政策法规,对开发区的投融资体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符合天津开发区实际情况并值得借鉴的BT融资模式。本文创新所在就是通过设计项目融资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论证了BT融资模式的优越性,为天津开发区基础施设的发展提出可供选择的融资模型和思想基础,为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出谋划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