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夜无故入人家”律例与住宅权保护
【6h】

清“夜无故入人家”律例与住宅权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现状

1.3.1 刑法学研究成果

1.3.2 法制史研究成果

第二章 清代“夜无故入人家”律例

第一节 “夜无故入人家”律的渊源

第二节 清“夜无故入人家”律

第三节 清“夜无故入人家’’例与成案

2.3.1 条例

2.3.2 事例

2.3.3 成案

第三章 清“夜无故入人家”律评析

第一节 积极意义

3.1.1 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制度

3.1.2 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

3.1.3 确立了“正当防卫”的法制思想

第二节 弊端和失败之处

3.2.1 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3.2.2 “杀死奸夫”引出的滥杀

第四章 “夜无故入人家”律与住宅权

第一节 我国古代的刑法与住宅权保护

第二节 “夜无故入人家”律对住宅权保护的特征

4.2.1 住宅权至高无上

4.2.2 保护住宅权的内容积极效用

4.2.3 强调了主观意图

第三节 “夜无故入人家”律与近代的住宅保护思想

4.3.1 清末的住宅权保护思想

4.3.2 民国时期的住宅保护思想

4.3.3 南京政府时期的住宅保护思想

4.3.4 陕甘宁边区的住宅保护思想

第四节 “夜无故入人家”律与“非法入侵住宅罪”的比较

第五章 我国当代住宅保护现状

第一节 西方历史上的“住宅保护”观念

第二节 我国对住宅权保护的法律现状

5.2.1 住宅权保护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没落

5.2.2 一个新闻事件引发的思考

5.2.3 与住宅权相关的权利的保护的缺位

第六章 住宅保护权的立法思考

第一节 住宅权保护的宪法缺陷

第二节 住宅权保护的刑法学缺陷

6.2.1 非法入侵住宅罪的本质

6.2.2 “夜无故入人家”律例对现行刑法的启示

6.2.3 对“非法入侵住宅罪”的思考

第三节 住宅权保护的民法缺陷

6.3.1 我国民法中的住宅权

6.3.2 完善我国住宅权的物权法保障机制

第四节 规定住宅权受到侵犯可获得国家赔偿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保护私宅,作为保障人身权利和私有财产的一项最低限度的指标,是中华民族延续两千年的文明传统,是中西社会共通共享的古老原则。中国自汉代以来逐步演进为对住宅权保护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强调侵犯住宅的行为主观上须出于“无故”。唐律对住宅权的保护加入时间的限制性规定,这一精神在宋、明、清等法律中予以继承完善。“夜无故入人家”立法目的虽然是封建统治者出于维护自身统治,但客观上有效保护了民众的私有财产,维护了当时的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清律“夜无故入人家”条大部分吸收唐律、明律中有关规定的情况下,结合自身朝代的具体特点,对律文和律后附例进行了微调。本文主要从清律中“夜无故入人家”条目入手,从其律文研究、思想渊源、实证分析、重要意义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对当代公民住宅权的建立和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本文主要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对于该问题研究的原因,通过对先前研究成果的综述,明确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清律中“夜无故入人家”条进行律文考证,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夜无故入人家”律的重要意义,主要从立法和实践的不同角度分析其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为今天我们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第四部分介绍“住宅权保护”思想,第五部分则简要阐述当下的立法和社会现状,阐述“夜无故入人家”律的现实意义,第六部分从多个部门法的角度指出住宅权保护的缺憾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以期为住宅权保护相关法律的完善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