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际信任的城乡比较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6h】

人际信任的城乡比较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界定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

2.1.1 社会结构论

2.1.2 社会资本论

2.1.3 理性选择论

2.1.4 文化规范论

第二节 国内研究

2.2.1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

2.2.2 社会学视角下对信任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

2.2.3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人际信任研究

2.2.4 生物学视角下的信任研究

第三章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节 研究思路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假设

3.1.3 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抽样过程

3.2.3 分析方法

第四章 分析结果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信任水平的城乡比较

4.2.1 城乡总体信任水平比较

4.2.2 基于因子分析的置信对象分类

4.2.3 城乡信任水平的分类比较

第三节 信任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模型建构

4.3.2 模型检验

4.3.2 模型分析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第一节 研究假设的验证

5.1.1 证实的假设

5.1.2 证伪的假设

5.1.3 假设之外的发现

第二节 对城乡信任水平差异影响因素的讨论

5.2.1 社会交往因素

5.2.2 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观评价因素

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对中国城乡居民的人际信任水平作比较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城乡信任水平差异的因素。全文包括五章:
  第一章导言,交待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阐明了所要研究的问题,界定了本文所指的“信任”的概念,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文献回顾,将国内外研究信任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呈现出来。其中,国外研究列举了社会结构论、社会资本论、文化规范论和理性选择论四个研究信任的理论视角;国内研究首先回顾了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其次总结了国内学者研究信任的三个方向: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信任问题进行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人的人际信任进行的研究;借鉴生物学理论对信任的研究。
  第三章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思路遵循实证科学的一般研究过程,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假设,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际信任,分析方法是统计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均值比较、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
  第四章分析结果。首先分析了样本的基本情况。然后对城乡居民的信任水平作比较,包括总体信任水平的比较、信任水平的分类比较等。最后通过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来说明信任水平影响因素并比较了城乡居民在这些影响因素上的得分情况。
  第五章结论。验证了第三章提出的五个假设,其中证实的假设有三个:假设1.农村居民的总体信任水平要高于城市居民;假设2.农村居民对于熟人间社会交往人群的信任水平要高于城市居民;假设4.社会交往和互助行为程度对城乡信任水平的差异有显著影响。证伪的假设有一个:假设3.城市居民对于社团性社会交往人群的信任水平要高于农村居民。假设之外还发现,对社会经济地位主观评价的不同也是导致城乡居民信任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对影响城乡信任水平的社会交往因素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观评价因素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讨论。此外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