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韩农村金融系统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6h】

中韩农村金融系统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范围

第三节 先行研究

第四节 创新点与难点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主要难点

第二章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一、导言

二、围绕着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争论

三、内生增长理论

四、金融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金融抑制

第三节 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

一、发展阶段的金融结构

二、法律因素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的农村金融

第一节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

一、计划经济体制以前(1949-1952年)

二、计划经济时期(1953-1957年)

三、大跃进与文化革命时期(1958-1976年)

四、改革开放以后(1978-现在)

第二节 中国农村金融的特点

一、中国的金融系统

二、农村金融系统与变化

第三节 中国农村系统的问题与改善方案

一、中国农村金融系统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金融的改善方案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韩国的农村金融

第一节 韩国农村的金融发展

一、解放以前

二、解放以后

三、1960年代后

第二节 韩国的金融机构

一、韩国金融机构类型

二、金融机构的主要职能

第三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与因素

一、农业金融系统

二、农业金融的现况

第四节 韩国农村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方案

一、韩国农村存在的问题

二、韩国农村金融的改善方案

第五节 小结

附录

附录 图4.1互助金融存贷变化趋势的数据

附录 图4.2贷款利率变化趋势数据

附录 图4.3中央会信用业务的已收款与借贷趋势数据

第五章 中韩农村金融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历史

二、信用合作社的发展与改革

三、信用合作社的组成与业务内容

四、农村信用社主要经营业务

五、信用合作社的功能及其限制

六、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内容

七、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前景

第二节 韩国新农村金库

一、新农村金库发展历史

二、新农村金库的发展

三、新社区金库组织结构与主要业务

第三节 中国、韩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关系实证分析

一、中国农村金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二、韩国农村金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三、结论性评价

第四节 小结

附录

附录 表5.1中国农村GDP、GDP增长率、贷款、存款、金融相关率

附录 表5.2韩国农村GDP、GDP增长率、贷款、存款、金融相关率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中韩农村金融发展战略与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现代社会,农业金融作为各国分配农业资金的必要手段被广泛应用。同时,信用贷款也作为各国政府调整农业支援与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被应用。但是,因为各国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各国农业所呈现出的特征不尽相同,对信用贷款的需求也不同。这样的差距,不仅表现在金融在各国农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不同、也表现出资金分配与运用上的不同,而且最终表现为农业金融整个系统的差距。最近,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农村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对于农业与农村发展来说,有效的资金供给是其必备条件之一。但是,资金供给的水平并不高,其原因与其说是金融方面的一些问题,不如说是整个经济系统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核心系统的分析,拟提出能够解决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途径。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中韩两国农村金融系统的发展过程的差异,找出中国和韩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探寻有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农村金融系统的发展方向。为此,本研究将从如下几点入手。第一,通过分析过去的分析视角,建立分析农村金融系统的新的框架。第二,在全面分析中韩经济发展基础上,探讨围绕农村金融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系统的变化关系,探讨中韩农村金融特点。第三,分析金融系统的变化过程,讨论农村金融系统发生变化的主要内容。第四,分析中韩不同时期农村金融组织的作用、变化过程和变化因素。第五,揭示中韩农村金融系统,在筹措资金和运行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第六,分析中韩两国农村金融系统发展过程上的差异。第七,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农村金融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革的方向。为了观察农村金融部门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利用中国从1978年到2007年、韩国从1978年到2009年的农村GDP、农村借贷、农村存款三个指数的年度数据,观察各指数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同时使用了二次统计资料的间接分析方法和先行研究的分析方法。二次统计资料使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网站的资料。先行研究资料是中国大学研究所的《调查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在中国发行的各种学术期刊。引用以前的统计资料,主要是指引用各著作和学术论文资料。通过分析结果,政策金融改革的基本方向:1、为了农业结构的成功转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应提供长期低利资金,强化市场原理(竞争和自我责任原理)。2、在农业金融改革过程中,要弥补农业金融市场机能的低下,努力提高金融机关的服务机能。3、随着民间金融作用的扩大,对于农民就业和贫困农民应该进行低利资金的集中支援,并作为长期方针来执行。第四,为了提高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将进行金融机构的机构调整与兼并入股。通过合并农村地区小规模的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可得到经济的规模效益。另外,通过向目前处于垄断地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注入市场竞争意识,不仅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也能提高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农业部门的招商引资,也是能够促进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备选方案之一。有必要扩大对农业及农村的政策性资金的投入,农村金融属于政策性强的金融的范畴,要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的力度。除了以上的改进以外,为了适应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也需要改进如下问题。应该加快建立农村保险制度与担保体系。政府应发展能够补偿农家损失的农业保险,分散风险。
  最后,本研究通过使用1978-2008年(中、韩两国农村GDP,农村存款,农村贷款)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基于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发现,两国农村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但中国农村金融系统中正规金融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反是农村非正规金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