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R&D竞争力的省际经验证据和微观理论探讨——DEA方法和国内外视角
【6h】

中国R&D竞争力的省际经验证据和微观理论探讨——DEA方法和国内外视角

代理获取

摘要

针对R&D研究中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本文试图从经验研究和理论模型、国内外视角两条线索全方位认识中国R&D竞争力。不可否认,R&D领域的相关研究体系庞杂,排除管理学中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就经济学分析工具、研究角度而言就不尽一致;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研究重点的突出性,本文更像是既有研究的一个补充和扩展,而不是对R&D竞争力问题的面面俱到。
  具体地,在经验研究方面,鉴于国内视角的研究较多而结论较为分散、国际视角的跨国厂商层面数据可得性较差而研究结论相对集中的特点,本文将利用对数据要求较低的非参数方法对中国省际R&D竞争力进行测度。首先利用截面数据比较了非参数方法家族中的灰色关联投影方法和DEA方法,然后基于较为理想的DEA方法,分别采用较为常见的两阶段方法和新近发展的三阶段DEA方法集中评价了以中国医药制造业为例的高技术产业R&D竞争力(绩效),并就动态效率评价中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缺点尝试采用国外较为成熟、但国内使用较少的HMB指数方法对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做了进一步研究。在微观理论方面,本文紧紧围绕参与人(player)的R&D决策,采用基于博弈论的模型推演方法展开分析——国内视角方面,首先以知识寻供型研发为例考察了厂商R&D能力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接着以民营化为背景考察了R&D领域中较为敏感的不确定性和模仿问题;与国内视角考虑溢出不同,在国际视角的分析中,文章侧重FDI和对外贸易的作用,分别考察了研发量和研发先进性的内生选择和互动,以及在民营化背景下重新审视了战略贸易政策。当然,出于一般性考虑,本文的模型推演是以厂商为参与人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在研究意义的理解上将其推广到省级层面乃至国家层面。
  本文研究发现如下结论:
  一,以2008年高技术产业30个省的省际统计数据为例,与直观相一致,灰色关联投影方法以及三阶段DEA方法都显示区域科技竞争力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逐次递减的现象;东部地区集中了竞争力较强的省份、区域内部协调性较好,而西部地区则相反,集中了竞争力较差的省份、区域内部协调性较差;产业主导科技发展和 R&D机构主导科技发展都是两种有效的模式,但是前者可以更好地促进区域间科技竞争力的协调发展。
  二,以1997-2008年医药制造业25个省的省际面板数据为例,传统的两阶段DEA方法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三阶段DEA方法都显示,受规模效率严重偏低的影响,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普遍不高,10多年来都在0.5-0.6左右徘徊,个别年份甚至降低到0.4左右;中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西部地区,“塌陷”现象明显;企业规模以及R&D经费筹集来源对研发绩效的提升比较重要,产业出口情况也会起到相应的作用,但不及前两者明显。
  三,动态来看,可能由于专利界定较为宽松,新产品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等原因,利用投入导向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和不用设定导向的HMB生产力指数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前者认为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呈现年均7.5%的增长,而后者认为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呈现年均0.8%的衰退;但是,2000-2005年间医改的曲折经历使得研发生产力大幅下滑和波动,之后虽有所回复,但尚未恢复到2000年之前的情况。
  四,国内视角来看,以知识寻供型研发的双寡头两期博弈为例,市场结构的内生化选择依赖于厂商的研发能力和因成功研发带来的产品替代性程度的变动。具体而言,双寡头一方的研发能力越强,产品替代性越差,使得另一方越没有动力研发跟进,从而表现为Stackelberg式市场结构;而当双寡头一方的研发能力较弱,或者成功研发带来的产品替代性程度较高的时候,另一方有较高的研发跟进动机,市场结构表现为Cournot模式。
  五,国内视角来看,以二次R&D成本函数为例,通过引入模仿参数δ来衡量R&D容易被模仿的程度,在创新规模P的基础上扩展了Poyago-Theotoky(1998)的研究。具体而言,对于任意的δ,P越大,私人双寡头越倾向于占优混合双寡头,混合双寡头仅在创新规模较小的时候可能优于私人双寡头;对于P比较小的R&D,只有同时具备较容易的模仿程度,混合双寡头才会优于私人双寡头;在不完全模仿(δ≠1)的情况下,在R&D越来越容易被模仿的过程中,利率越高(低),私人双寡头优于混合双寡头的最低P值先上升(下降)后下降(上升)。
  六,国际视角来看,以“研发——生产”两阶段博弈模型为例,在FDI背景下分别以Cournot、Stackelberg以及Collusion模式研究了东道国市场规模、工资水平以及技术研发量对跨国厂商技术研发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三种模式下,东道国市场规模对跨国厂商技术研发量都是正向的影响;在Cournot和Stackelberg模式下,东道国工资水平对跨国厂商技术研发量是正向影响,而在Collusion模式下,东道国工资水平对跨国厂商技术研发量的影响视产量效果与替代效果的相对大小而定;在Cournot和 Stackelberg模式下,东道国厂商技术研发量的增加反向影响跨国厂商技术研发量,而在Collusion模式下,东道国厂商技术研发量不影响跨国厂商技术研发量。
  七,国际视角来看,以“研发先进性—研发量—生产”三阶段博弈模型为例,研究了FDI背景下内外资厂商研发先进性的内生选择和互动问题。研究发现,在国内厂商呈现Cournot双寡头、市场人为(行政)分割为两部分的基准竞争模式下,内外资厂商的研发先进性门槛最高;若仅仅是市场合并而没有厂商合并,则内外资厂商的研发先进性门槛要求都不变;若仅仅是厂商合并而市场没有合并,则内外资厂商的研发先进性门槛要求分别上升和不变;若厂商和市场同时合并,则内外资厂商的研发先进性门槛要求会下降。另外,如果不考虑战略效应,则内外资厂商的研发先进性门槛会进一步下降。
  八,国际视角来看,以一个混合双寡头竞争模型为例,考察了民营化程度、研发能力和引入外国资本对政府实施相关R&D政策的影响,扩展了对战略贸易政策的研究。结论显示:无论从相对研发能力还是绝对研发能力来看,对于较低的民营化程度,政府不会实施相关的R&D政策,而对于较高的民营化程度,视外国资本份额的高低,政府会选择实施R&D征税或补贴;当两国研发能力相当的时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相应地,R&D征税力度最弱、补贴力度最强,而一旦双方研发能力的高下之分有所体现,不论本国厂商是否拥有较高的研发能力,政府R&D政策的挑衅性会减弱;对于既定的外国资本份额,民营化进程的深入会部分地减弱R&D政策的力度,在外国资本份额为零的情况下,这种效果尤为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