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兔心房快速起搏模型心房颤动与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研究
【6h】

兔心房快速起搏模型心房颤动与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容易形成心房内附壁血栓并导致体循环血栓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预防房颤病人的血栓形成,有必要了解房颤期间心房内血栓前状态的指标。近年来研究发现,P-选择素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两个在房颤期间表达水平增加的血栓前状态指标,提示血小板活化及内皮细胞受损。但以往研究只对内皮组织中P-选择素及vWf的表达水平或只对血中二者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且多数取血为自外周静脉取血或经冠状窦取血,尚无实验直接对比房颤时左、右心房内皮组织以及左、右心房血中二者的表达水平,更直观的解释房颤对心房附壁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利用兔心房快速起搏模型,通过测定和分析P-选择素和vWf在左、右心房血中的浓度及其在左、右心耳内皮上的表达,明确房颤本身与心房内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关系,从而对预防房颤时心房附壁血栓的形成及其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14只白兔随机平分为起搏组和对照组,麻醉后自上腔静脉置入电极于右心房,起搏组给予心房快速起搏,对照组不给予刺激,分别在Oh和3h时,测量基础刺激周长为200 ms和150ms右心房的有效不应期(AERP),并分析AERP频率适应性的变化情况。3小时后开胸取左、右心房血,行ELISA测定可溶性P-选择素及血浆vWf浓度。再将白兔麻醉处死,分离左、右心耳,行P.选择素和vWf的免疫组化,利用相关软件行图像分析,读取每个标本平均阳性细胞计数率。所有数据均以x士s表示,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AERP在3小时后起搏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AERP-RA在起搏组明显降低、逆转,P<0.05,
   (2)左、右心房的可溶性P-选择素及血浆vWf浓度在起搏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Ol;起搏组中左心房的可溶性P-选择素及血浆vWf浓度显著高于右心房,p<0.01,而对照组中左、右心房之间二者浓度无显著差异;
   (3)起搏组的左、右心耳内皮组织中的P-选择素及vW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右心耳,P   (4)无论是在起搏组还是对照组,内皮组织中的P-选择素和vWf与血浆中的P-选择素和vWf均有相关性,P<0.05。
   结论:房颤会造成心房内皮组织和血浆中P-选择素及vWf表达均显著增加,提示房颤本身会导致血小板活化、内皮功能损伤,促进附壁血栓形成,尤其左心房的P-选择素及vWf的水平显著高于右心房,可能是房颤时附壁血栓多发生在左房的原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