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均衡、失调及其宏观经济效应
【6h】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均衡、失调及其宏观经济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文献背景

1.1.3 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总体框架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外部实际汇率

1.4.2 内部实际汇率

1.4.3 有效汇率

1.4.4 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第二章 实际均衡汇率的决定:文献的视角

第一节 基于微观基础最优化决策的分析

2.1.1 代表性个体跨期最优化模型

2.1.2 自然实际汇率理论

第二节 立足可计算角度的分析

2.2.1 基本要素均衡实际汇率理论

2.2.2 行为均衡汇率理论

第三节 结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分析

2.3.1 Edwards模型

2.3.2 EIbadawi模型

2.3.3 Montiel模型

第三章 “变量迷失”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年度数据

第一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的“变量迷失”现象探析

第二节 考虑结构突变的协整分析框架

3.2.1 存在结构突变序列单位根检验之“四步法”

3.2.2 考虑结构突变的协整静态方程

3.2.3 考虑结构突变因素的动态误差修正方法

第三节 年度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过程

3.3.1 变量描述及数据来源

3.3.2 变量的结构突变单位根检验

3.3.3 静态协整方程的估计

3.3.4 动态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

3.3.5 年度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过程的特征解读

第四章 “技术进步”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季度数据

第一节 实际有效汇率分解与技术进步指标的完善

4.1.1 实际有效汇率的分解

4.1.2 技术进步指标的完善

第二节 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的决定过程

4.2.1 其他变量的选取、数据来源及说明

4.2.2 经验模型的设定

4.2.3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4.2.4 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第五章 人民币实际汇率均衡与失调之研判

第一节 经济基本面因素长期趋势值的获取

5.1.1 HP滤波和HP-ARIMA滤波

5.1.2 年度数据模型中解释变量长期均衡值的获得

5.1.3 季度数据模型中解释变量长期均衡值的获得

第二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均衡与失调:1980~2009

5.2.1 年度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的计算

5.2.2 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的变化趋势:1980~2009

5.2.3 年度人民币实际汇率均衡和失调状况评析

第三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均衡与失调:1994Q1~2010Q2

5.3.1 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的计算

5.3.2 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的变化趋势:1994Q1~2010Q2

5.3.3 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均衡和失调状况评析

第四节 年度数据模型与季度数据模型结果比较

第六章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的宏观经济效应

第一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进出口的影响

6.1.1 相关背景

6.1.2 模型及数据说明

6.1.3 经验分析结果

第二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

6.2.1 相关背景

6.2.2 模型及数据说明

6.2.3 经验分析结果

第三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资本流动管理压力

6.3.1 相关背景

6.3.2 资本流动管理压力的度量

6.3.3 实证分析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NATREX分析中SOFC规则的推导

附录B “变量迷失”现象的蒙特卡洛模拟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全球经济和金融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实际汇率不仅是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讨论的重点,也成为各国货币政策当局在制定汇率政策、调整名义汇率走向和波幅等宏观金融管理中最为关注的重要变量。如果一国实际汇率过度偏离均衡水平,不仅影响该国外部收支的可持续性、内部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甚至还会遭遇贸易伙伴来自政治层面的攻击和责难。因而实际均衡汇率及失调程度的测算及相关管理在宏观金融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2010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再次攻击人民币被低估,而后在2010年6月底人民币汇率再次进入升值通道。事实上2005年7月“新汇改”之后人民币累计升值超过20%,如此规模的升值后人民币还存在低估么,人民币近阶段失调了么,失调将如何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
  首先,本文沿着实际均衡汇率如何决定、如何测算实际均衡汇率和如何结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主线,介绍有关实际均衡汇率的决定与计算的重要模型与方法。概而言之,一国实际均衡汇率为其内外部经济运行处于均衡状态时对应的实际汇率,长期中该汇率随着长期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变动而变动,短期扰动引起的偏离会逐步收敛;该汇率可以通过量化其与经济基本面因素的经验关系而计算得出;根据Montiel(1999)的总结,这些基本面因素包括国内供给面因素、财政政策因素、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因素和商业政策因素。
  其次,本文从年度数据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文献中的存在的“变量迷失”现象出发,在结合实际剖析该现象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尝试构建考虑结构突变的协整分析框架,并将其应用于1980年至2009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过程的实证分析,发现:年度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自然对数序列服从在1994年发生漂移项突变的一阶单整过程;该汇率的决定模型中包含技术进步、投资因素、政府支出因素、贸易条件和开放度等基本面因素,说明本文所构建的构建考虑结构突变的协整分析框架成功解决了“变量迷失”问题;年度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以1994年为界,在1994年以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和1994以后市场经济确立并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深化期呈现出强烈的转型特征。
  接着,本文在对实际有效汇率分解的基础上,编制了考虑更大比较基础、剔除转口贸易因素的技术进步指标,使用Johansen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了1994年1季度至2010年2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方程,结果发现:本文所设计的剔除了转口贸易因素的技术进步指标相比其他同类指标更具有效性;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除受到年度模型中的基本面因素驱动外,还受到对外资产存量的正向驱动。与前面因素不同的是,驱动效应会随着资产存量的增大而增大。
  再次,本文使用HP-ARIMA滤波和样本内HP滤波分别求取年度、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驱动因素的长期均衡值,分别带入年度、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方程,求解实际均衡汇率和实际汇率失调,结果发现:1980至2009年度实际均衡汇率以1994年为界呈现出先大幅贬值、后小幅升值的变动趋势,而始于1994Q1的季度实际均衡汇率在升值大趋势下,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演变路径;两种频率的失调数据均表明近阶段人民币并未出现美国所鼓噪的低估。
  最后,本文使用加入嵌套的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门槛回归模型系统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出口、进口、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资本流动管理压力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通过影响进出口之于名义汇率的弹性系数、FDI流入之于实际汇率的半弹性系数来发挥作用,低估的调整成本要高于高估的调整成本;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资本流动管理压力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随着其绝对程度的增加都会带来资本流动管理压力的增大,将汇率失调控制在均衡上边界之下的轻微高估可以将资本流动管理压力降至最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