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录井数据远程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h】

录井数据远程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现状与必要性分析

1.2.1 录井行业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2.3 必要性的分析

1.3 课题目标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概述

2.2 系统总体需求和目标

2.2.1 对系统的期望

2.2.2 系统总体需求和目标

2.2.3 各部份功能分析

2.2.4 系统角色分配

2.2.5 业务总体流程分析

2.3 系统功能分析

2.3.1 远传数据基本信息管理功能

2.3.2 采集数据维护功能

2.3.3 手动录入

2.3.4 系统维护功能

2.3.5 其它功能

2.4 系统安全性需求

2.4.1 系统安全性

2.4.2 系统可靠性

第3章 概要设计

3.1 系统总体结构

3.2 系统模块划分

3.2.1 数据采集模块

3.2.2 数据传输模块

3.2.3 数据接收模块

3.2.4 面向客户端的数据发送模块

3.2.5 客户端显示模块

3.3 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环境

3.3.1 开发平台与技术

3.3.2 系统开发方法选择

3.3.3 系统实现与运行环境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3.4.1 数据库SQL Server简介

3.4.2 客户端/服务器构架

3.4.3 开放式数据服务(ODS)

3.4.4 概念结构设计

3.4.5 数据库表设计

第4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采集模块的实现

4.1.1 自动采集数据

4.1.2 手动录入数据

4.2 数据传输模块的实现

4.2.1 数据截取

4.2.2 数据传输

4.2.3 井场设置界面

4.3 数据接收模块的实现

4.3.1 接收模块实现方法

4.3.2 接收端模块具体函数说明

4.3.3 录井数据处理

4.4 面向客户端的服务器发送模块的实现

4.5 客户端显示模块的实现

第5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的研究与方法选择

5.2 测试方法的应用

第6章 结论

6.1 本文主要现实的内容

6.2 系统的进一步展望

6.2.1 无线采集

6.2.2 随钻系统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工作

展开▼

摘要

目前,录井数据的远程传输技术在我国录井行业中广泛推广与应用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早在2005年初着手进行录井数据远程传输系统的研制,在近一两年系统得到了成熟与完善,并逐步在探井和开发井现场进行了推广应用。该系统的成功推广应用为油田各级生产管理部门提供了实时、高效的数据服务,为管理部门对现场施工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办公创造了理想条件,同时也为数字油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从实际需求出发,采用以B/S与C/S两种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与实现录井信息远程传输系统,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能力:实现可以搭配多种综合录井仪的兼容行;实现录井数据从现场采集到向基地发送,再到客户端上数据可以自行更新的自动化;实现出现数据中断发送故障后,待到故障解决时,数据可以自动补发,并判断是否正在发送重复数据的智能化;实现数据每隔5秒自动进行一次发送的实时化。基地服务器可以接收多个井场发送来的录井数据,进行接收、存储、异地备份和向基地信息服务器发送录井数据。
   本文依照软件生命周期的瀑布模型,从功能需求、工作原理与流程和结构设计等各个角度详细阐释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详细分析了该系统所需要的相关技术,经过详细比较与分析得出最适宜的组合搭配。在本文整体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保持与公司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以保证系统实现操作便捷,功能齐全,实用性强等特定。本文还从行业背景方面分析了该系统在市场应用上的的需求和缺口,从现场测试与试用方面度论证了该平台的可行性。
   目前本系统进入试用阶段,已经在公司下设若干试点井场投放运行,各试点井场运行稳定,效果明显,得到了相关方的一致认可,现场使用情况反映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