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合并卵圆孔未闭的脑白质病变与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及影像对比研究
【6h】

合并卵圆孔未闭的脑白质病变与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及影像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脑白质病变概述

第二节 多发性硬化的误诊

第三节 心脏卵圆孔未闭与脑白质病变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2.1.1 合并PFO的脑白质病变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

2.1.2 MS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2.1 磁共振(MRI)影像学检查

2.2.2 经食道心脏超声(TEE)检测方法

2.2.3 临床评估

2.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一节 患者流行病学资料统计

第二节 发病前驱因素及脑血管病既往危险因素统计

第三节 首诊临床表现统计

第四节 头颅影像学表现

第五节 辅助检查结果统计

第六节 治疗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第二节 PFO相关脑白质病变与MS的病因分析

第三节 首诊l临床表现分析

第四节 MRI表现分析

第五节 VEP及脑脊液分析

第六节 关于诊断中需注意问题

第七节 关于PFO相关颅内缺血病变及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治疗

第八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脑白质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研究进展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总结合并卵圆孔未闭(PFO)的脑白质病变(WM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并与多发性硬化(MS)进行鉴别,以求减少临床误诊率。
   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从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合并PFO的脑白质病变的患者,同时筛选同期确诊为MS的患者进行对照,通过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比分析,以明确PFO相关脑白质病变的临床特征与MS的鉴别。
   结果:共收集伴PFO的WMLs患者31例,MS患者91例,男女比例分别为1∶0.93与1∶2.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1.58±12.31岁(17~65岁)与32.56±13.39岁(7~76岁)。PFO相关WMLs患者中有偏头痛病史及伴房间隔膨出瘤(ASA)或主动脉瓣小赘生物者占有一定比例(22.6%及25.9%),但传统脑血管病变危险因素较少;MS患者中23.1%发病前有可能的诱因。PFO组患者首诊临床表现中以非特异性的头晕头痛较为常见(45.2%),显著多于MS患者(9.9%);而MS组脑干、视神经及脊髓损害表现显著多于前者(P<0.05)。PFO组患者颅内病灶累及深部白质者显著多于MS组(77.4% vs54.9%),尤以额叶深部白质为著(64.5% vs28.6%)(P<0.05);而MS患者胼胝体(26.3% vs3.2%)及幕下(49.5% vs5.7%)的病灶显著多于PFO患者(P<0.05)。PFO组患者颅内病灶多为直径较小的边缘较清晰的点状、斑点状改变,急性期多无明显强化,而MS病灶则多为直径较大的边缘可清楚可模糊的类圆形或斑片状改变,急性期病灶可有环形、点状、线状、结节状等形式的强化。PFO组行诱发电位及脑脊液检查者均未见明显异常,而MS组中74.1%行VEP检查者显示有波幅降低或波峰潜时延长,39.06%行脑脊液检测者有蛋白升高,50%IgG升高,72.72%寡克隆区带阳性。
   结论:伴PFO的WMLs与MS相比发病年龄稍大,男女之间患病率无明显差异,而MS好发于女性。PFO相关WMLs以头晕头疼为主要首诊临床症状者显著多于MS,而脑干、视神经及脊髓损害表现则明显较少。前者病灶累及深部白质者显著多于MS,胼胝体及幕下病灶则显著偏少。不同于MS病灶直径较大,呈类圆形或斑片状,急性期病灶可有不同形式强化的特点,PFO相关WMLs病灶直径较小、边缘较清晰、多以散在点状斑点状分布。诱发电位及脑脊液检测结果异常可有助于两者鉴别。因此对于临床表现及MRI不甚典型的白质病变患者,诊断上应避免对影像学的过度依赖,结合患者病史、辅助检查如经食道超声(TEE)、VEP或脑脊液检测等明确诊断,以免误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