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改善心肌灌注和血流的对比研究
【6h】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改善心肌灌注和血流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节 冠心病

第三节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检查

第三章 实验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实验目的

第二节 实验对象

3.2.1 入组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2.3 分组方法

第三节 实验方法

3.3.1 放射性核素检测仪器——美国GE 16排双探头SPECT/CT

3.3.2 心肌核素检查原理

3.3.3 其他检查方法

3.3.4 实验过程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案例与讨论

第一节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4.1.1 总体分析

4.1.2 以既往心梗为因素分析

4.1.3 以是否成功介入为标准进行统计分析

4.1.4 以血管的病变程度为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4.1.5 造影结果分析

4.1.6 心肌灌注与血流改善的相关性

4.1.7 结论

第二节 案例分析

第三节 实验结果讨论

4.3.1 侧枝循环问题

4.3.2 陈旧性心肌梗死与缺血面积

4.3.3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的综合评价与放射性心肌核素显像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冠心病一直是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病,虽然通过相应的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能够对冠心病加以控制,但是其还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有冠心病的病人在给予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时可观察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以及主要冠脉的高度狭窄,既往大量的临床研究的观点认为对CTO的病变血管进行血运重建的介入治疗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但是血流改善并不代表心肌灌注的改善,也不代表心功能和长期生存的改变,也许将二者进行结合才可能更好地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加以判断。在目前的心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是否对CTO病变血管进行介入干预治疗,从临床研究结果来看说法不一,目前大多数的观点认为病变血管灌注相关区域的心肌活性能否被挽救是行介入治疗的关键指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是目前临床检测心肌灌注最常用的的方法,本文所涉及的实验应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作为示踪显像剂,在静息状态下利用心肌灌注显像的方式对CTO患者的心肌灌注进行检测,主要采取术前术后对照的方法,评价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慢完全闭塞的灌注相关区域心肌活性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的介入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本实验目的在于使用心肌核素和冠脉造影相结合的方法来比较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和血流恢复的综合改善情况,从而试图推断PCI的远期效果。
  研究方法:本实验为前瞻性研究。按照临床工作流程给予入组患者冠脉造影和对照性心肌核素检查,后者按恒定速度静脉注射示踪剂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45分钟后采集心肌显像并在术后3日内按照相同流程行第二次检查。实验分组中以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否、血管病变程度和心肌总体灌注水平与冠脉总体血流改善的综合情况等不同影响因素为方法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结合心肌核素原始数据、TIMI分级、心肌黑染和SYNTAX积分等评价标准,探寻介入治疗与心肌灌注和血流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实验共入组22例患者,全部患者总灌注缺失百分比(TOTAL),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各自灌注区域缺失百分比术后均较术前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不明显。但是LAD术前15.32±13.54(%),术后10.36±7.70(%),P=0.07,具有接近显著趋势。全组患者造影结果分析中主要冠状动脉的TIMI分级术后均较术前有所好转,其中LAD组秩和检验Z=-2.23a,P=0.03,具有统计学意义,LCX和RCA组P>0.05,介入治疗后改善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PG结果秩和检验Z=-3.74a,P<0.01,术后心肌黑染情况改善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SYNTAX积分术前术后的差异值为5.91±5.53,P<0.01,介入治疗对于冠状动脉总体血流改善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组介入治疗前后心肌灌注无显著差异,P>0.05,与无心肌梗死组介入治疗后的差异亦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将冠脉血管以PCI成功与否进行分组,两组灌注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将冠脉血管以血管病变程度分组,闭塞组与高度狭窄组之间心肌灌注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将全组心肌总体灌注改善指数与SYNTAX改善指数进行直线相关,R2=0.32,差异不显著,P>0.05。进一步将两个改善指数进行相乘后,可以分为分为乘积大于10与小于10两组,可见两组灌注改善指数与SYNTAX积分改善指数差异显著,P<0.05,第一组灌注改善指数与SYNTAX改善指数分别为8.00±5.25(%),8.45±4.32(分);相对于第二组1.91±1.64(%),4.64±2.91(分);第一组相关性线性方程:y=0.69x+1.00,R2=0.57,线性相关良好。
  实验结论:1、介入治疗的效果评价应当与心肌灌注水平的改善情况相结合。2、血管病变程度较轻,即主要冠脉血管的远端或者非主要分支发生病变时,心肌灌注的总体水平改善不显著。3、主要冠状动脉发生长时间闭塞或者既往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总体水平改善不显著。4、主要冠脉血管闭塞时间不长或者血管病变为高度狭窄或者时,心肌灌注水平可以从介入治疗中获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