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智能机器人对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障碍辅助干预的初步研究
【6h】

智能机器人对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障碍辅助干预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自闭症特性及相关现状

1.1.1 自闭症谱系障碍

1.1.2 发病状况

1.1.3 社会影响

1.1.4 有效的干预方法

第二节 智能机器人的干预应用

1.2.1 研究概况

1.2.2 干预应用的构想设计

1.2.3 干预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1.2.4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

1.2.5 研究架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人机互动社交场景的眼动研究

第一节 被试

第二节 仪器和材料

2.2.1 仪器

2.2.2 材料

第三节 实验过程

2.3.1 实验场地

2.3.2 调整校准

2.3.3 图片播放

2.3.4 实验管理

第四节 数据处理

2.4.1 兴趣区划分

2.4.2 实验指标

2.4.3 数据筛查

第五节 实验结果

2.5.1 注视次数

2.5.2 总注视时间

第六节 实验讨论

2.6.1 注视次数的特点

2.6.2 总注视时间的特点

第七节 实验小结

第三章 干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干预方案设计

3.1.1 被试

3.1.2 干预场所

3.1.3 辅助设备

3.1.4 干预程序

3.1.5 干预方法

3.1.6 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二节 实验结果

3.2.1 观察期结果分析

3.2.2 干预期结果分析

第三节 讨论

3.3.1 观察期中的探索与自主

3.3.2 干预期的密集介入

第四节 实验小结

第四章 结论、局限与展望

第一节 实验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4.2.1 人机互动社交场景的眼动研究

4.2.2 智能机器人对自闭症患儿社交技能障碍的辅助干预研究

第三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智能机器人对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障碍的辅助干预。本研究综合了行为医学、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分析方法等多领域多学科观点,以眼动跟踪、程序设计和信息处理为技术基础,针对自闭症儿童探讨社交技能训练体系和程序库。
  研究方法: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机互动社交场景的眼动研究。通过眼动仪TX300呈现。17名ASD儿童(13男,4女,平均年龄为6.12岁,标准差为2.67)和28名TD儿童(21男,7女,平均年龄为5.44岁,标准差为1.28)参与了实验。利用Tobii软件划分兴趣区为人体、机体、共同注意区和背景,选择总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作为测量指标,比较两组被试对四个兴趣区的关注差异,确定两组被试对智能机器人的偏好特点,为研究二的干预实验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持。第二部分为智能机器人对ASD儿童社交技能障碍的辅助干预研究。被试为一名8岁9个月的低功能自闭症男孩。具体干预计划分为两个阶段,持续8周,每周3次,每次20min,总计23次。第一阶段为观察期,持续2周。第二阶段为干预期,持续6周。研究人员将现场行为观察和后期行为录像分析结合,对比每次测试以及纵观观察期与干预期被试的社交变化。
  研究结果:两组被试对人机互动社交场景的注视模式一致。两组被试都更加关注机器人的脸部、互动区域和人的脸部,且显著超过对背景的关注。这个研究验证了自闭症患者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在干预研究中观察期的第一周,被试的多项互动指标均处于该阶段的较高水平,显示被试对机器人的强烈兴趣和好奇。随着实验进行,被试的注视次数增多、平均注视时间减少,显示被试的好奇逐渐降低。在第三周开始的干预期,被试的语言模仿呈逐渐增高趋势,显示被试对机器人话语的认可与接收。
  研究结论:人机互动社交场景的眼动研究显示,ASD对智能机器人展示出兴趣,并可以有效地关注和理解人机社交互动场景。这项研究也为后期干预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在个案研究中,通过干预人员适当引导,被试与机器人的社交互动质量显著提高。被试喜欢动作模仿,尤其是针对熟悉的日常生活动作;被试对歌舞类程序最为喜爱,对反馈类程序的接受度也较高。上述结论都为我们进一步探讨智能机器人辅助自闭症患者改善社交障碍提供了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