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绵阳城市地标空间的探讨与研究
【6h】

绵阳城市地标空间的探讨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地标

1.3.2 城市地标

1.3.3 城市地标系统

1.3.4 城市地标空间

1.3.5 其他相关概念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国外理论

2.1.1 城市意象理论

2.1.2 图底关系理论

2.1.3 场所理论

2.1.4 连接理论

2.1.5 其他理论

2.2 国内理论

3 城市地标空间演变史

3.1 国外城市地标空间演变历程

3.1.1 以埃及金字塔为代表的神秘萌芽时期

3.1.2 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古典时期

3.1.3 中世纪——神权统治

3.1.4 巴洛克时期——理性秩序的崇拜

3.1.5 近现代——功能主义的追求

3.2 国内城市地标空间的演变历程

3.3 城市地标空间演变史的指导性意义

4 绵阳城市地标空间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4.1 发展历史

4.2 现状

4.3 绵阳城市地标空间调研

4.3.1 地标空间与人群的相互影响因素

4.3.2 绵阳城市地标空间的其他影响因素

4.3.3 绵阳城市地标空间的发展定位

5 绵阳城市典型地标空间实例分析

5.1 绵阳城市地标空间分类

5.1.1 按表现主题

5.1.2 按使用时间

5.1.3 按空间形态

5.2 个案选取与研究方法

5.2.1 个案选取

5.2.2 研究方法

5.3 铁牛广场实例分析

5.3.1 空间现状

5.3.2 设计分析

5.4 越王楼实例分析

5.4.1 空间现状

5.4.2 设计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绵阳城市地标空间设计与系统构建的策略

6.1 设计指引和策略

6.1.1 空间属性

6.1.2 地标空间的作用原理

6.1.3 地标空间的设计原则

6.2 构建绵阳城市地标系统的方式方法

6.2.1 物质空间系统构建策略

6.2.2 知觉空间系统构建策略

6.2.3 意义空间系统构建策略

6.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从改革开放至今,城市化水平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分析中国很多城市的发展历程,除了首都北京、经济中心上海、深圳珠海特区在80年代有较快的发展外,绝大多数城市都是在20世纪末快速发展起来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各类城市都在忙于打造属于自己的地标,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在这个快速发展而并非稳定的发展阶段,作为城市结构形态外在表现的城市地标系统也必定在城市功能混杂、城市开发难以定位、城市风貌不和谐等等问题之下处于一定混乱、盲目的状态。
  随着绵阳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势必面临着城市建设的种种挑战。如何建设和营造绵阳城市地标空间,并前瞻性的避免进入“标致性”误区,如何避免人性化缺失,如何利用和保存自我的地域文化优势,并发挥其社会、经济、生态等诸多方面的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城市地标建设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绵阳整个城市地标系统的构建,甚至城市建设全局。
  本文研究内容为:
  1)城市地标空间的功能与意义以及分类。
  2)横向例举国内外代表性的城市地标空间,纵向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借鉴点。
  3)绵阳的城市地标空间发展历史与现状(结合绵阳城市建设与发展)。
  4)调研城市居民对地标空间的理解与期望(类别、样式、以及期望地标空间对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能带来的影响等);调研城市管理者对城市未来发展定位以及对城市地标空间理解与展望。
  5)分析绵阳城市地标空间的实例,进行分类与分析,择个案深入分析。
  6)提出绵阳地标空间设计与系统构建的策略(思路、原则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