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省平昌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
【6h】

四川省平昌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平昌县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2 地质环境条件

2.3 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3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分析

3.1 地质灾害发育情况

3.2 滑坡地质灾害基本类型及特征

3.3 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

3.4 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分析

4 地质灾害数据库的建立

4.1 数据库框架设计

4.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4.3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1 评价单元划分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 权重确定

5.4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模糊评判

5.5 危险性分区评估

6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6.1 易损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6.2 承灾体类型的划分

6.3 以乡镇为单元的易损性评价

6.4 以地质灾害点为对象的易损性评价

7 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7.1 风险性评价含义

7.2 评价方法

7.3 风险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8 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及管理

8.1 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

8.2 地质灾害风险应对措施

8.3 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平昌县位于四川东北部,境内山高坡陡,第四季覆盖物松散,雨量充沛,在5.12汶川地震和4.20雅安地震的影响下,区内地质环境更加脆弱,伴随平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日益频繁,使得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平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评估对政府进行合理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地理信息(GIS)技术,在野外现场调查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对平昌县滑坡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成因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选取了灾点密度、灾点规模、坡度、相对高差、岩性、水系、降雨量、人类工程活动作为危险性评价因子,人口、财产、耕地作为易损性评价因子,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平昌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在危险性、易损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相乘得到了风险性评价结果。
  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从区域上针对性的提出了减少地质灾害损失或防止灾害发生的总体规划及管理方案,从单个灾点上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建议。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平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管理实践中,对其他类型的区域灾害防治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