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寒山及相關問題研究
【6h】

寒山及相關問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緒論

1.1寒山子詩與寒山子

1.2研究的狀況

1.3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創新之處

2. 寒山子诗研究

2.1 今存各系統《寒山子詩集》主要版本間的淵源遞嬗關係

2.2 项楚《寒山詩注》平議

2.3 “寒山子詩”最初結集的面貌

2.4 現存各系統《寒山子詩集》主要版本間的差別

2.5 從儒、道、佛三教論衡爭論的話題看“寒山子詩”中表現的對立和矛盾

2.6 小結

3. 寒山、拾得傳說演變研究

3.1 寒山、拾得、丰干傳說的萌芽

3.2 寒山、拾得、豐干传说深化

3.3 寒山、拾得、豐干傳說形成

3.4 小結

4. 寒山形象演變

4.1宋前寒山形象——貧士、逸士、狂僧

4.2宋代以後的寒山形象——散聖、“和合二仙”、喜神、財神

4.3 小結

結語

致谢

参考文献

附錄

展开▼

摘要

寒山子诗,虽为唐代白话诗的代表,但因其俚俗的语言风格而受到正统文学的“冷落”。同时又因其诗包含有大量的阐发佛理、劝导世人的通俗诗,曾受到佛教僧人和民间百姓的喜爱,使得其诗在当时禅林和民间广泛传播。寒山子诗不但广含佛理,而且大部分是用当时的白话写成。因此,对於现在的读者不免有些艰涩难懂,而敦煌学家项楚先生所着《寒山诗注》解决了这一问题。
  项楚先生凭藉其深厚的语言学、文史学功底,从语言学和文献学的角度对每首寒山子诗均作了详尽的注解,不仅为读者阅读理解提供了方便,还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研究资料和文献资料。《寒山子诗集》在流传过程中,版本内容发生了变化,导致今日所见诗集不再是当初结集时的面貌。同时,在今流传的寒山子诗中还存有儒、道、佛三教矛盾和对立现象,而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学界至今未给出合理的答案。此外,寒山其人能够被今人所晓,除了其诗的传播,还因民间流传了众多其与拾得相关的传说故事,二者被合称为“和合二仙”。因此,笔者拟通过本文对项楚先生所作《寒山诗注》进行平议,指出其注解特色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希望通过语言分析和文献对比,大致还原《寒山子诗集》最初结集时的面貌以及分析梳理出寒山子诗中存在的对立和矛盾。此外,还拟藉助文献记载对寒山、拾得形象以及故事传说演变的原因进行分析梳理,理清寒山传说发展的脉络。最後,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们提供帮助和借鉴,也希望能为寒山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著录项

  • 作者

    岳蘭香;

  •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
  • 学科 漢語言文字學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段曉春;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诗歌史;
  • 关键词

    寒山子诗集; 唐代时期; 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