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贵州省岑巩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6h】

贵州省岑巩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岑巩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北东部,辖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近年来,区内地质灾害制约了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本文依托岑巩县重大隐患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根据收集的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情况,分析了岑巩县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选取了地层岩组、距水系距离、距构造距离、相对高差、坡度、年均降雨量、距公路距离七个因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在ArcGIS平台上分别采用信息量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岑巩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到两份岑巩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和两幅岑巩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 信息量法得出的结果表明:地质灾害低危险区面积为294.930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1.84%;地质灾害中危险区面积为501.3252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7.12%;地质灾害高危险区面积为398.1294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9.48%;地质灾害极高危险区面积为155.9952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1.55%。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的结果表明:地质灾害低危险区面积为488.145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6.15%;地质灾害中危险区面积为215.5572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5.96%;地质灾害高危险区面积为369.0171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7.33%;地质灾害极高危险区面积为277.6608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0.56%。 最后将两种评价结果经行对比分析,发现从评估结果的数值上分析,两种危险性评价方法均能反映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程度,两种结果所得同危险区面积大小存在一定差别,但其区内灾害点密度相差不大,都存在灾害点密度随危险性等级变大而变大的规律。从评估结果的分区归类分析,结合野外调查实际资料,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中对于极高、高危险区所得评估结果基本一致,对于中、低危险区所得评估结果相差较大,模糊综合评判法所得结果更加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