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农”信贷过程中的各方关系研究
【6h】

“三农”信贷过程中的各方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现状分析

1.3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2章“三农”对信贷资金需求的现状分析

2.1“三农”含义的界定

2.2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异比较

2.3国家和金融机构对“三农”的历年投入

2.4现行制度下信贷难的体制原因

2.4.1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

2.4.2信贷过程中的问题

2.5小结

第3章农村内生金融与外生金融对“三农”信贷作用的比较

3.1内生金融与外生金融的定义

3.2内生金融的现状及分类

3.2.1内生金融现状

3.2.2内生金融分类

3.3内生金融产生原因

3.3.1金融抑制和制度性歧视

3.3.2两部门金融发展模型的理论分析

3.4内生金融与外生金融在信贷过程中的比较

3.4.1时间效率

3.4.2贷款成本

3.4.3数量

3.4.4风险

3.4.5信息对称性

3.4.6贷款利率

3.5结论及建议

第4章“三农”信贷过程中担保机构的作用

4.1农户与外生金融之间的动态博弈

4.1.1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4.2担保机构的定义和功能

4.2.1担保机构定义

4.2.2担保机构功能

4.3担保机构的形式

4.4两种不同担保机构在信贷博弈过程中的作用

4.4.1政府主导型担保机构的作用

4.4.2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担保机构的作用

4.5本章总结

第5章担保机构支持“三农”信贷作用的差异比较

5.1我国东中西部“三农”问题现状

5.2典型地区担保机构概述

5.2.1浙江农业担保机构概况

5.2.2河南农业担保机构概况

5.2.3甘肃农业担保机构概况

5.3典型地区担保机构差异总结

5.4重视发展农业担保机构的措施

第6章“三农”信贷获取中“第三方”的改革和完善措施

6.1“三农”信贷过程中的两大三方关系

6.2农村内生金融的规范和引导

6.2.1重新准确审视和引导民间融资

6.2.2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6.2.3搭建民间融资合法化的制度平台

6.2.4建立民间融资的监测体系

6.3发展农业担保机构的对策和建议

6.3.1拓宽担保资金来源渠道

6.3.2建立担保风险分散机制

6.3.3积极开展担保机构的业务创新

6.3.4对政策性担保进行市场化运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篇研究“三农”信贷问题的文章。通过历年来“三农”发展过程中对资金需求的分析比较,阐述了目前社会上关于“三农”信贷问题形势的严峻性,对现行缓解信贷需求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概括。重点论述了在当前农业银行、农信社紧缩贷款,减少业务的情况下,新兴途径如农村内生金融及信贷担保机构的出现及其发挥的作用。具体比较了农村内生金融与外生金融之间在“三农”信贷方面所具有的优缺点,尤其是在贷款的时间效率、贷款成本、数量、风险、信息对称性及贷款利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分析了在担保机构存在的中介作用下,农户从国家金融机构贷款获取的便利性。重点区分了国家主导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和民间资本组织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在贷款过程中体现的差异性,用动态博弈的方法构建了农户、担保机构、银行的三方模型,并得出了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情况下最终的博弈均衡解。再以东中西部各取一典型省份为例,在现存担保机构服务的基础上,分析了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担保机构的性质,并提出了支持农业担保机构发展政府与金融机构需要做出的努力。文章最后总结了在解决“三农”信贷问题中碰到的两个三方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和完善措施来扩大和增强“三农”信贷获得的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