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夏热冬冷地区大中型铁路客运站站房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研究
【6h】

夏热冬冷地区大中型铁路客运站站房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论文的研究背景

1.2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2.1理论意义及实际意义

1.2.2创新点

1.3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3.3研究方法

1.4论文框架

1.5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国外铁路客运站建筑节能发展概况

1.5.2国内铁路客运站建筑节能发展概况

1.6建筑节能技术的运用概述

1.6.1略谈传统生态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运用

1.6.2简介现代高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运用

1.6.3主动式技术与被动式技术相结合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运用

第2章我国铁路客运站的建筑特征与能耗特点调研分析

2.1我国铁路客运站建筑的发展概况

2.2我国铁路客运站建筑基本特征

2.2.1铁路客站建筑特点

2.2.2人流密度特点

2.2.3周边环境特点

2.3夏热冬冷地区大中型铁路客运站实地能耗调查与分析

2.3.1站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3.2站房建筑能耗特点分析

2.4本章小结

第3章夏热冬冷地区大中型铁路客运站建筑节能的规划设计与技术设计

3.1夏热冬冷地区范围及气候特征

3.2铁路客运站站房建筑节能整体布局

3.2.1选址

3.2.2总平面布局

3.2.3空间组合

3.3铁路客运站建筑节能单体设计

3.4铁路客运站建筑节能构造设计

3.4.1围护结构节能措施

3.4.2其他部位节能措施

3.5铁路客运站站房建筑关于空调节能的探讨

3.6其他措施——新能源与新技术的利用

3.7本章小结

第4章铁路客站站房建筑的节能设计与解析

4.1工程概况

4.2本工程节能目标

4.3当地地理、气候条件

4.4被动式技术在该设计中的运用

4.4.1总平面规划

4.4.2建筑日照

4.4.3自然通风与采光

4.4.4对自然气候的被动式适应

4.5主动式技术在该设计中的运用

4.5.1围护结构节能措施

4.5.2其他节能措施

4.6动态模拟计算

4.7节能评价

4.8本章小结

结 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问题的日益凸现,公共建筑节能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焦点。作为公共建筑类型之一的铁路客站,随着我国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产生新的设计理念与建筑形式,对其节能进行研究,尤显重要;同时,随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颁布和实施,铁路客站建筑节能必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本文以铁路客站站房建筑为例,主要从建筑设计专业领域研究其节能设计方法。首先,选择夏热冬冷地区大中型铁路客站作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铁路客站建筑的基本状况与日常运营中的能耗状况,总结出其建筑特征与能耗特点。而后,以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为设计依据,围绕气候特点提出设计策略。运用以建筑节能设计为导向的整合设计理念,贯彻在建筑的每一个设计阶段都体现节能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将被动式节能技术与主动式节能技术相结合运用到铁路客站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设计方法。重点阐述了铁路客站站房建筑在方案阶段的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方法以及建筑技术设计阶段的主动式建筑节能设计方法。最后,以夏热冬冷地区某中型铁路客站站房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建筑节能设计,针对应达到的节能目标,提出了围护结构等部位的具体的节能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动态模拟计算和节能评价,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铁路客站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由于建筑师对节能计算往往要求简单有效、易于比较,因此文中采用了天正建筑节能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操作便捷,得出的结论也很浅显易懂、适用。 第1章综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介绍了国内外铁路客站建筑节能设计发展概况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运用状况。 第2章通过实地的调查,总结出大中型铁路客站的建筑基本特征与能耗特点,并分析了站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围绕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提出建筑节能设计策略。针对站房建筑规划节能设计与单体建筑节能技术设计两大版块进行重点分析与研究。从被动式节能的角度阐述了如何进行站房建筑规划节能设计与建筑前期方案设计,从主动式节能的角度分析了如何进行建筑节能技术及构造设计。 第4章通过案例设计与分析,论证了被动式节能与主动式节能两种设计方法结合运用于铁路客站站房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