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宁市长塘镇新农村建设研究
【6h】

南宁市长塘镇新农村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指导性理论,具体表现为倾向于对农村典型村庄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在理论上则习惯于利用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原理去分析、探索,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提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理论框架。这两种研究还是主要侧重于逻辑和理论层面,而没能提出具体的可复制性发展的建设实践方案。
  本文针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南宁市长塘镇的新农村建设方案为例,通过正在实践的具体的个案研究弥补了这一缺陷,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规划、土地流转、耕地保护和森林培育、融资等方面提供具有可复制性发展的方案借鉴。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的背景和文献综述,就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以及创新点做了简单的脉络整理。
  第二部分,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五种典型发展模式(包括矿产资源开采型、旅游文化发展型、劳务输出带动型、农林牧渔等特色产业型、企业发展型)的特征与局限;并针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规划、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耕地和森林保护、农民收入渠道等问题展开探讨。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对南宁市长塘镇新农村建设可复制性发展方案进行研究,在分析长塘镇发展现状及SWOT的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定位、内容重点和次序、融资方案、耕地保护和森林培育等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案。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规划先行,迅速形成交通引导发展的格局,吸引城市资金为农村建设服务,并预留好农村地铁建设的空间,走“TOD”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政府要转变发展思路,通过“蛙跳式”发展模式的提前规划来保护基本农田和森林,避免耕地因城市扩张而被动性受到侵占;同时要提倡大面积种植粮食,保证粮食安全、规模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本文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方案,具有可复制性。
  第四部分,对新农村建设提出政策建议。首先,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下大力气做好农村的规划,迅速形成交通引导发展的格局;其次,在建设初期政府要尽量将土地剩余收益让利给农民,以保证融资的顺利进行;再次,要重点加大金融系统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