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际信任与家庭收入、职业特征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成都市大样本社会调查
【6h】

人际信任与家庭收入、职业特征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成都市大样本社会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人际信任的定义

1.3.2 人际信任的相关理论

1.3.3 信任的基本类型

1.3.4 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

1.3.5 人际信任的研究工具

1.3.6 人际信任的研究进展与角度

1.4 述评

1.5 选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5.2 选题的创新点

第2章 问题提出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方法——基于地图抽样法的成都市大样本社会调查

3.1 抽样设计

3.1.1.抽样方法

3.1.2.目标样本

3.1.3.抽样单位

3.1.4.抽样框

3.1.5.各级抽样单位的抽选方法

3.2 现场访问

3.3 研究对象——关于成都市大样本社会调查

3.4 研究工具

3.4.1 人口学变量调查表

3.4.2 人际信任调查表

3.4.3 家庭收入调查表

3.4.4 职业状况调查表

3.5 研究程序

3.6 施测及数据处理与统计

3.7 数据分布状况描述

3.7.1 受访对象基本人口学信息描述

3.7.2 对不同人群的信任度得分情况描述

3.7.3 主观家庭经济收入状况描述

3.7.4 家庭经济状况与五年前相比的改善状况描述

3.7.5 家庭经济状况与五年后相比的收入期望描述

3.7.6 经济状况自估水平描述

3.7.7 成都市居民主观家庭收入的基本状况

3.7.8 劳动者基本就业情况描述

3.7.9 劳动者就职企业所有制结构描述

第4章 研究结果及相关发现

4.1 当前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状况与对不同人群的信任的关系分析

4.2 居民的家庭经济收入改善状况与其对不同人群的信任的关系分析

4.3 居民对家庭经济收入的期望与其对不同人群的信任的关系分析

4.4 不同教育背景下,经济收入状况自估水平与对不同人群的信任度差异分析

4.5 职业与对不同人群的信任的相关性分析

第5章 分析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旨在对成都市范围内社会成员进行人际信任度的大样本问卷调查,将涉及对自己家里人、亲戚、朋友、单位同事、邻居、单位领导、同学这几类人的信任度调查,还将涉及家庭收入的主观经济判断及其职业特征的调查,进而分析在受到这两个变量影响时,成都市民对不同人群信任度的高低以及人际信任与职业特征、家庭收入间的相关关系。同时,本研究基于成都市大样本的社会调查,将对整个国内人际信任的实证研究具有折射作用。
   本研究源自史天健教授主持进行的大样本GIS/GPS辅助抽样调查,研究主要对成都市区进行地图抽样后,采用手持GPS对所选样本进行精确定位。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801份。以人际信任度问卷、主观家庭收入问卷、职业特征问卷为测量工具,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有效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当前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状况与对家人、同事、同学这三类人群的信任有显著的相关性,且都呈现负相关关系,与对亲戚、朋友、邻居、单位领导这些人群的信任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的改善状况仅仅与对同学的信任有显著的相关性,且都呈现负相关关系;居民对家庭经济收入的预期与对亲戚、同事、邻居这三类人群的信任有显著的相关性,且都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对家人、朋友、单位领导、同学这些人群的信任则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个人对经济收入状况水平的自我评估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劳动者基本就业状况只与对亲戚的信任显著相关,即基本的就业状况不会对其他人群的信任产生影响;就职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不对任何人群的信任产生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