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幕交易的行为识别及防范机制研究
【6h】

内幕交易的行为识别及防范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创新点及本文结构

1.2.1 研究创新点

1.2.2 文章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内幕交易理论的研究综述

2.2 模型方法的研究综述

2.3 现有法制政策综述

第3章 发达国家预防内幕交易的相关制度体系

3.1 美国监管内幕交易的主体及其预防性监管手段

3.1.1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3.1.2 自律性监管机构

3.2 英国监管内幕交易的主体及其预防性监管手段

3.2.1 英国金融服务局(FSA)

3.2.2 自律性监管机构

3.3 德国监管内幕交易的主体及其预防性监管手段

第4章 内幕交易的理论分析及指标选择

4.1 理论分析

4.2 指标选择

4.2.1 证券市场表现

4.2.2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第5章 内幕交易行为识别的实证分析

5.1 样本选取

5.1.1 黑色样本选取

5.1.2 白色样本选取

5.2 内幕交易行为识别模型的构建及实证检验

5.2.1 模型选取和建立

5.2.2 实证分析和结果

第6章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防范机制的探讨

6.1 建立有效的内幕交易识别及监管机制

6.2 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效性的监管

6.3 提升内部人员的业务素质

6.4 加大对内幕交易行为的查处力和处罚力度

6.5 建立诚信证券市场

6.6 完善自律性监管机构职能

结论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内幕交易是机构或个人利用信息优势进行交易从而获取非法利益的不道德行为。它属于市场违规操作甚至是违法行为,从而受到各国的严格监管,我国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我国甄别技术的相对落后及对内幕交易的认识不完全,再加上内幕交易本身的隐蔽性等特点,使得我国现有的内幕交易监管工作并不是很有效率。所以如何有效地加强监管机制从而对内幕交易行为孑以防范也成为了今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重头戏。而如何准确、有效地对内幕交易行为进行识别则是建立监管机制的第一要素。
  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对内幕交易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对内幕交易者的动机及其表现等环节进行分析和分类,从而试图选取出适合实证研究部分的指标。本文将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特征指标分为证券市场表现指标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指标并逐一进行描述,最后选取了日均收益率,日均换手率,Amivest流动性比率这三个证券市场表现指标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这一公司治理结构指标,并对以上这四个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初步调整。
  在接下来的实证分析阶段,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的股票为数据来源,收集了发生内幕交易的股票(即黑色样本)和没有发生内幕交易的股票(即白色样本)共四十只。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内幕操纵行为进行了识别。再将数据代入SPSS软件并给出分析过程,本文还将对模型的结果作出详实的分析。
  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和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状况,给出关于防范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机制建立和发展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