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工业遗产改造过程中工业元素景观再利用研究
【6h】

四川工业遗产改造过程中工业元素景观再利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现状分析

1.3.2 国外现状分析

1.4 小结

第2章 工业遗产改造与景观设计相关概念及解析

2.1 工业遗产改造相关概念及解析

2.1.1 工业遗产概念

2.1.2 工业遗产内容

2.1.3 工业遗产价值

2.1.4 工业遗产的保护方法

2.1.5 工业遗产改造模式

2.2 工业元素概念

2.2.1 工业元素涵义

2.2.2 工业元素的新功能

2.2.3 工业元素与新环境的关系

2.3 景观设计相关概念解析

2.3.1 景观相关概念

2.3.2 景观设计要素

2.3.3 后工业景观

2.4 工业遗产改造成功案例

2.4.1 国外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北杜伊斯堡公园景观改造

2.4.2 国内案例——中山岐江公园

2.5 小结

第3章 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改造中工业元素景观再利用分析

3.1 四川地区工业遗产分析

3.1.1 “三线建设”与四川工业关系分析

3.1.2 四川地区本土工业类型

3.1.3 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概况

3.2 东郊记忆(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案例分析

3.2.1 历史发展

3.2.2 现状分析

3.2.3 园区景观设计思路

3.2.4 工业元素景观再利用形式

3.3 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案例分析

3.3.1 历史发展

3.3.2 现状分析

3.3.3 建筑景观改造设计思路

3.3.4 工业元素景观再利用形式

3.4 乐山犍为嘉阳小火车案例分析

3.4.1 历史发展

3.4.2 现状分析

3.4.3 工业元素景观再利用形式

3.5 小结

第4章 经验总结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内江白马镇火力发电厂工业景观改造

4.1 项目概况

4.2 项目改造构思与理念

4.2.1 项目改造的基本构思

4.2.2 项目改造理念

4.3 项目中可采用的工业元素景观再利用形式

4.3.1 装饰性与功能性相结合

4.3.2 纯装饰性

4.3.3 情景展示

4.3.4 实地体验

4.3.5 厂区绿地生态改造

4.4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总结

5.2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城市在迅速的扩大它的空间与产业规模,这样的进步推动着工业技术与工业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这也就造就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工业产业在这样巨大力量的冲击下,得到了相当大的成就。发展的脚步没有停歇,它在继续以飞快的速度向前迈进,人类社会顺着这发展的步伐,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经济化、国际化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城市中大量的新兴产业迅速壮大,这使得传统制造产业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压力,有着随时被取代的危险。然而,全球环境的持续性恶化,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类发展的模式,放慢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节奏,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对待城市的更新。这样一个观念的转变,带动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也促使社会产业结构的更新与调整。世界发展的主题也“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信息时代,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世界上的各个大型城市均将视角移向了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这种废物再利用的方式显示着它新时代的强大魅力,与此相关联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案例层出不穷并逐步迈向成熟。
  目前出现的工业遗产的成功案例很多,通过对它们细致地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设计师在工业遗产改造时对工业元素的灵活再利用,这种手段是对旧厂址中工业历史与工业氛围最好的表达与延伸。本文的主旨在于分析现阶段四川地区工业遗产改造过程中工业元素在景观上的再利用形式,总结这些工业元素的景观处理与设计方法,并且将这些方法运用在实际的设计项目中,对实际项目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接着在实际的项目设计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已有的理论体系,对理论体系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本文首先通过对工业遗产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并且对工业遗产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本文研究的重点对象的范围及等级区分,同时对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理论体系、景观设计概念的研究,以及对工业元素涵义的阐述,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对四川范围内典型的三个工业遗产改造景观案例: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与乐山犍为嘉阳小火车中的工业元素景观再利用方式方法,进行实地的调研,在深入的分析与总结,寻找出在四川地区范围内的工业遗产项目改造的过程中,工业元素景观再利用的方式方法。并在实际工业遗产改造项目中得到运用,用实践来检验,发现新的问题,给理论基础反馈出现实的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