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T检查预约策略的仿真模拟研究
【6h】

CT检查预约策略的仿真模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变量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排队系统

1.2.2 输入数据

1.2.3 性能指标

1.2.4 预约策略

1.2.5 仿真实验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2章 CT科室业务流程现状

2.1 业务流程现状

2.1.1 CT检查相关流程

2.1.2 CT科室内部流程

2.2 CT科室排队模型

2.3 小结

第3章 仿真输入数据统计分析

3.1 数据收集

3.2 数据预处理

3.2.1 病人到达时间

3.2.2 检查室服务时间

3.3 分布拟合

3.3.1 数据检验

3.3.2 拟合优度检验

3.4 其他输入数据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ExtendSim的仿真建模

4.1 仿真目标

4.2 基本假设

4.3 性能指标

4.4 仿真实验因子

4.5 仿真模块设计

4.5.1 ExtendSim简介

4.5.2 功能模块设计

4.5.3 校核与验证

4.6 小结

第5章 仿真实验与分析

5.1 仿真输出过程

5.2 仿真输出分析

5.2.1 方差分析

5.2.2 两独立样本T检验

5.2.3 有效边界分析

5.3 小结

第6章灵敏度分析

6.1 总成本中的参数

6.2 预约规则

6.2.1 方差分析

6.2.2 有效边界分析

6.3 队列数

6.3.1 方差分析

6.3.2 有效边界分析

6.3.3 两种排队系统性能的比较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表

附录2:图

附录3:ExtendSim中预约规则的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CT检查是医院的瓶颈之一,良好的预约策略能够合理的确定病人的预约时间,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缩短病人在医院的诊疗时间,使医院能够为更多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目前对单阶段、单服务台排队系统的门诊预约研究较多,对多阶段、多服务台排队系统的医技检查预约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国内某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CT科室的业务流程和历史数据,利用仿真模型研究不同预约策略对“多阶段、多服务台”排队系统中医患双方的影响,为该科室及其他类似机构制定预约策略提供参考。
  首先,基于国内某三甲医院CT科室的业务流程和2011年4月~2012年3月全年的历史数据,运用排队论建立了“两阶段、两队列、两服务台”排队模型;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利用Excel2007和SPSS19.0进行数据预处理,利用Stat∷Fit2.0进行病人到达间隔时间和服务时间的分布拟合。结论如下:
  (1)医院管理方面,应提升医院各部门的信息共享程度,提醒医生不重开申请单,避免重复录入信息,节省医患双方的时间;鼓励工作人员及时删除无效记录或改善工作环境以减少误操作,为数据分析提供便利。
  (2)概率分布方面,病人到达间隔时间服从参数随时间变化的非平稳指数分布,不同类型病人在检查室的服务时间服从不同参数的韦伯分布。该结果有别于以往研究中“所有病人到达间隔时间分布和服务时间分布相同”的假设,但符合实际情况。
  其次,运用仿真理论,利用ExtendSim8建立了离散事件仿真模型,采用稳态仿真方法输出结果。以增强扫描(强扫)病人平均等待时间、非强扫病人平均等待时间、检查室平均加班时间、检查室平均空闲时间和由它们加权得到的总成本为性能指标,利用方差分析模型和有效边界图比较22种预约策略(预约规则、短时间槽长度怅时间槽长度和强扫病人提前时间三个因子的组合),并对总成本中参数、预约规则和队列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论如下:
  (1)预约规则方面,在同一个预约期(Session)内,应将平均服务时间较短的病人预约在平均服务时间较长的病人之前,任何一种病人的时间槽长度都等于其平均服务时间,总预约病人数等于预约期总时间除以病人的总体平均服务时间,两种病人人数由其平均服务时间、总预约人数和总时间之间的关系得到。
  (2)时间槽长度方面,平均服务时间较短、较长两种病人的时间槽长度取决于所采用的预约规则和性能指标;强扫病人提前时间方面,为了准时到达CT检查室强扫病人应提前的时间也取决于所采用的预约规则和性能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