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常态下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研究
【6h】

新常态下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分析

1.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2.1 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研究

1.2.2 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1.2.3 国内研究总结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2章 信用证相关概念与国内信用证发展现状

2.1 信用证的起源和定义

2.1.1 信用证的起源

2.1.2 信用证的定义

2.2 国内信用证的定义和有关当事人

2.2.1 国内信用证的定义

2.2.2 国内信用证的有关当事人

2.3 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发展现状

2.3.1 国内信用证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2.3.2 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融资模式介绍及案例

第3章 国内信用证的内部环境分析

3.1 国内信用证与国际信用证的比较分析

3.1.1 国内信用证与国际信用证的相同点

3.1.2 国内信用证与国际信用证的不同点

3.2 国内信用证与银行承兑汇票的比较

3.2.1 分析对象

3.2.2 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3 国内信用证与邻国国内信用证的比较

3.4 国内信用证优势总结

3.5 国内信用证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劣势

第4章 新常态下国内信用证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4.1 新常态下经济形势分析

4.1.1 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愈发复杂

4.1.2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4.1.3 进出口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4.1.4 人民币汇率继续维持双向波动

4.1.5 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更高水平的快速通道

4.1.6 简政放权成为政府管理新常态

4.2 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转变

4.2.1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发生转变

4.2.2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发生转变

4.2.3 我国商业银行收益水平发生转变

4.3 外部环境存在的主要风险及问题

4.3.1 行业风险过度集中,风险缓释手段薄弱

4.3.2 关联方交易占比过大,贸易真实性难以掌控

4.3.3 背景审核盲区尚存,滚动开证悄然不查

4.3.4 流贷贸易融资化,担险与收入错配

第5章 国内信用证业务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

5.1 国内信用证业务SWOT分析总结

5.1.1 国内信用证的优势

5.1.2 国内信用证的劣势

5.1.3 国内信用证的外部机遇

5.1.4 国内信用证的外部威胁

5.1.5 国内信用证的SWOT分析汇总及发展战略选择

5.2 人民币国内信用证与跨境人民币信用证联动发展

5.2.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跨境人民币信用证

5.2.2 商业银行实现人民币国内信用证与跨境人民币信用证联动发展

5.3 信用证电子信息化发展

5.4 其他新兴国内信用证产品

第6章 国内信用证新规展望及解析

6.1 国内信用证业务范围推广到服务贸易

6.2 保证金比例限定被取消

6.3 国内信用证允许被转让

6.4 明确商业银行的独立付款责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信用证作为一种以商业银行的信用为担保的支付结算工具,是目前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贸易融资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8月1日正式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该《办法》的推行丰富了我国国内人民币支付结算方式,在经济活动中引入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支持。国内信用证由于兼有国际信用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些优势,为我国国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同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我国传统金融结算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能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解决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其稳健发展,是当下需要讨论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本论文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首先就信用证的起源和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并且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了国内信用证的发展现状;接着对国内信用证业务和国际信用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比较。之后,本论文对国内信用证与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等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我国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内部优势及劣势。随后,从中国经济“新常态”入手,本论文着重分析了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的外部机遇与威胁,再通过使用SWOT分析模型对国内信用证业务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得出国内信用证发展的路径选择。最后,本论文展望了国内信用证在我国新经济环境下的产品创新、未来发展路径,并对国内信用证新规进行解析。
  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发展应当选择“SO”战略路径,在充分发挥内部优势的同时抓住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机遇,为国内信用证业务争取更快速的发展。随着人民币国际进程日益加快,商业银行应当重点推动人民币国内信用证与跨境人民币信用证的联动发展;并且进一步加快信用证电子化业务的发展。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当适时地以国内信用证结算为核心发展多元化的国内信用证产品,才能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满足企业对于多种结算需求的需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