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珪诗歌研究
【6h】

王珪诗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第一章 王珪生平及其作品概述

第一节 王珪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

第二节 王珪著述简介

第三节 王珪《华阳集》文渊阁和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差异

第二章 王珪诗歌的题材内容

第一节 咏物写景诗

第二节 送别诗

第三节 怀古抒情诗

第四节 唱和诗

第五节 宫词、帖子词和挽词

第六节 题诗

第七节 应制诗

第三章 王珪诗歌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典雅精工

第二节 典实富艳

第三节 昆体之外,另有新变

第四章 王珪的诗学渊源及所属流派

第一节 王珪与李商隐

第二节 王珪与元稹

第三节 王珪与“西昆派’’

第五章 王珪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北宋中叶政坛的名相王珪,久居翰林学苑十八年,虽被嘲讽为“三旨相公”,但是在任期间参与编撰了众多朝廷的重要典册,编有《仁宗实录》二百卷、《两朝国史》一百二十卷、《六朝国史会要》三百卷。在诗坛上也是宋代中期代表诗人之一,著有《宫词》百首、《华阳集》一百卷,现存诗歌418首。
  王珪诗歌涉及的内容丰富,有咏物写景诗、送别诗和怀古抒情诗、题诗、唱和诗、宫词、帖子词、挽词和应制诗等。诗歌内容涉及面较广,上至皇帝高官,下至花木亭雪,政治与生活多面俱到。
  王珪诗歌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富贵与清丽俱存;巧用叠词;喜好用典;讲究对仗。这些艺术特征体现王珪在诗歌创作中用心炼字,精工典故用事,同时,这也是王珪学习先贤的结果。王珪在学习李商隐的华丽语言的基础上,发展成自成一家的语言风格,世号“至宝丹”体。王珪诗承袭前期“西昆派”,诗文为“颂声”,语言上华丽富贵,同时又趋于清丽,精工用典,具有明显的后期“西昆派”的诗风特点。
  王珪诗歌初具宋诗的特征,具有典型的过渡性,在宋诗由前期“西昆派”浓艳诗风向后期“西昆派”清丽诗风的发展上发挥着链接和提升的作用,在诗歌由“唐音”向“宋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起着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他的“至宝丹”体对后来明代的“台阁体”之诗有一定的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韦人方;

  •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段莉萍;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诗歌;
  • 关键词

    王珪; 诗歌创作; 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