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共产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1978-2016)
【6h】

中国共产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1978-2016)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化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2.1 农业合作化、集体化与农业产业化

2.1.1 农业合作化、集体化和产业化三者的关系

2.1.2 农业生产资料的合作化奠定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基础

2.1.3 农业集体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的推力

2.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产业化

2.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产业化的关联

2.2.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2.2.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土地制度创新与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

3.1 土地规模经营的出现

3.1.1 土地规模经营出现的原因

3.1.2 家庭农场与农业专业户适应土地规模经营新要求

3.2 农用土地各种权利逐步分离

3.2.1 农用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农户承包经营权相分离

3.2.2 农用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3.3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3.3.1 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3.3.2 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集中小块且分散的土地

3.4 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

3.4.1 在农业市场化中促进农民组织化

3.4.2 有序土地流转需要农业服务体系作支撑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载体: “互联网+”

4.1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引入“互联网+”

4.1.1 引入“互联网+”的必要性

4.1.2 “互联网+”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4.2 “互联网+”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巨大促进作用

4.2.1 “互联网+”让农业进入信息化时代

4.2.2 “互联网+”促进农业服务体系发展

4.2.3 “互联网+”让生产环节更加智能化

4.2.4 “互联网+”打造新的销售模式

第5章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社会效益

5.1 农业产业化发展注重社会效益的缘由

5.1.1 生态环境趋紧的强约束

5.1.2 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注重社会效益

5.2 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发展新业态

5.2.1 时代呼吁生态农业出现

5.2.2 生态农业模式与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自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推动中国农业的产业化以实现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首要问题。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扩大以家庭经营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经营规模,应对激烈的市场冲击,有利于促进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这种实行了近四十年的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地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营自主权、农业新活力,促进农村新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必须不断地改革自身与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以满足不断扩大和提高的社会需求。为突破农业发展进程中的瓶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民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鼓励各种产业化的农业生产实体的发展壮大,将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使农民在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等环节中享有经营和收益等自主权益,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在市场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能够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农业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突破口,从而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本文将中国共产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绪论对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作了说明。第二章到第五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共有四章。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化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本章梳理农业合作化、集体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历史递进关系,论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产业化的内在关联。第三章“土地制度创新与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这一章讨论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出现,进而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户诞生;农用土地各种权利逐步分离,促进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问题;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和经营探析。第四章“‘互联网+’:农业产业化发展新阶段”。在这一章中,笔者主要论述了在“互联网+”的创新思想引导下,相关农业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产生出诸如美菜网、汇力网、私人订制农场等“互联网+农业”新方式。“互联网+”让农业进入信息化时代,促进农业新型生产主体与服务主体的出现、发展,让生产环节更加智能化,使生产者能够迅速、准确了解相关信息,及时地配置各种资源,从而打造出全新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大大加速了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第五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社会效益”。本章论述了在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生产和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必须将发展农业产业化新业态,即“生态农业”作为基本的产业化策略和出路。
  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根据农业发展实际,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以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的工作方法,制定一系列农业政策,引领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破解“三农”问题。本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并结合文献研究方法,把中国共产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作为研究对象,归纳概括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阶段、专业户和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经营形式的出现和壮大阶段、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阶段、依托“互联网”丰富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注重社会效益问题而发展生态农业,这样五个基本发展阶段。在“结语”中,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举措,将逐渐改变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因此可作为后续研究工作开展的嘹望点。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我党为引领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所做出的相应政策、措施调整,为学界的相关研究以及今后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一定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