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来种池蝶蚌早期分子鉴别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6h】

外来种池蝶蚌早期分子鉴别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引言

文献综述 我国外来水生生物及其入侵种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外来种池蝶蚌的早期分子鉴别

第二部分外来种池蝶蚌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外来生物入侵是生物多样性破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997年,我国从日本引进了池蝶蚌,该种与我国三角帆蚌是同属不同种,在自然环境下就能杂交,早期阶段很难从外部形态上加以区分。本文应用同工酶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池蝶蚌、三角帆蚌及其杂种F1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了鉴别,以便对其进行早期监测。另外,还对池蝶蚌、三角帆蚌及其杂种F1的生态耐受力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此来探索外来种池蝶蚌引入的生态风险。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外来种池蝶蚌的早期分子鉴别研究。1.1外来种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及其杂种F1的同工酶鉴别通过对外来种池蝶蚌、三角帆蚌及其杂种F1的肝脏同工酶进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这两种蚌及其杂种F1肝脏的SOD和EST同工酶谱带。结果表明,两种蚌及其杂种F1同工酶表达,既呈现出一些相似的特征,又有明显差异。通过对比谱带间的差异,池蝶蚌没有SOD-5谱带,可以很容易的将其区分开来。同时综合其它谱带也可以将其余三种一一鉴别开来。因此,该研究结果可以对这两种蚌及其杂种F1进行种质鉴别和早期监测。1.2外来种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及其杂种F1的ISSR鉴别采用ISSR-PCR方法对外来种池蝶蚌、三角帆蚌及其杂种F1进行分子鉴别,探讨了这四种蚌在DNA分子水平上的差异。选取40条由SSR组成的引物,对这四种蚌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40条引物中有7条扩增出多态性条带,每条引物可以检测到的总条带数从1条到14条不等,平均每条引物可以检测到的条带数为11条。其中,引物UBC-836条带清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条带比率,通过片段333bp和片段558bp二者结合可以将池蝶蚌与其它三种蚌鉴别开来。因此,ISSR-PCR作为一种简便、可靠的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可以作为外来种池蝶蚌、三角帆蚌及其杂种F1间鉴别的方法之一。 2.外来种池蝶蚌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外来种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及其杂种F1对低氧和干露的耐受力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池蝶蚌(C)、三角帆蚌(S)及其杂种F1(SC:三角帆蚌♀×池蝶蚌♂,CS:池蝶蚌♀×三角帆蚌♂)幼蚌进行了耗氧率研究、窒息点测定、达到窒息点后存活时间及干露耐受能力的观察。结果表明: (1)四种蚌水中DO低于一定值后(S:3.38mg·L-1,C:3.10mg·L-1,SC:3.21mg·L-1,CS:3.01mg·L-1),耗氧率随水中DO的下降而下降,直到窒息为止,窒息点分别为:S(1.31mg·L-1)>SC(1.10mg·L-1)>C(1.04mg·L-1)>CS(0.92mg·L-1)。经方差分析S的窒息点与其它三种蚌差异极显著(p<0.01);C与CS差异显著(p<0.05),与SC差异不显著(p>0.05),但窒息点后存活率差异显著,C的存活时间长,说明C的耐低氧能力强于S和SC;CS与SC差异极显著,且达到窒息点后的存活时间明显长于杂种SC和S。因此,四种蚌的耐低氧能力为CS>C>SC>S。 (2)C、S及其SC和CS幼蚌在室温25-27℃,湿度40-60%条件下,干露24h无死亡;36hS死亡率为6.7%,而其他三种蚌无死亡;S、C、SC和CS48h的死亡率分别是16.7%、10%、6.7%和3.3%;72h和96h的死亡率均明显上升,特别是S,96h的死亡率高达80%,而C为43.3%,SC和CS分别为40%和23.3%。方差分析表明72hC的死亡率与S差异显著(p<0.05),96h差异极显著(p<0.01),而与SC和CS差异不显著,说明池蝶蚌和杂种的耐干露能力强于三角帆蚌。2.2外来种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及其杂种F1对重金属汞的耐受力 采用体外暴露的方式,研究了汞对池蝶蚌、三角帆蚌及其杂种F1幼蚌的毒性差异。结果表明:四种蚌对重金属汞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相同浓度的重金属汞对其毒性不同。四种蚌72hLC50分别为S:0.1532g/L,C:0.3335g/L,SC:0.1764g/L,CS:0.2935g/L。96hLC50分别为S:0.0711g/L,C:0.1800g/L,SC:0.0828g/L,CS:0.1490g/L。四种幼蚌对汞的耐受性由强至弱依次为C>CS>SC>S,其中池蝶蚌的耐受性最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