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碳无形资产识别及其价值评估
【6h】

企业碳无形资产识别及其价值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世界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正或即将受到具有法律效力的碳排放约束。国家与地区的二氧化碳减排总目标主要由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实现,因此碳排放约束正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全新问题,而以二氧化碳减排为主要目标的碳资产注定成为企业关注焦点。碳资产可分为碳有形资产和碳无形资产。低碳建筑、低碳设备及低碳项目等碳有形资产容易识别,它们是企业内部碳排放盘查的主要对象,其成本及碳减排效果易于计量,企业往往比较重视。而低碳战略、低碳组织、碳排放权、低碳智力、低碳品牌及产品碳标签等碳无形资产的价值尚不确定,更难以量化地被人们所认识。碳无形资产不仅实实在在的给企业带来收益,更是一种具备源动力性质的获利资产,它是碳有形资产能够持续发挥低碳价值的重要制度保证,是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重要源泉,是企业在低碳未来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保障。然而目前多数企业对自身所拥有的碳无形资产还难以识别与辨认,更无法准确掌控其价值信息。论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之上,研究企业碳无形资产识别并系统评估其价值。 第一,研究企业碳无形资产识别。基于现有理论,从产生机理视角深入研究企业碳无形资产识别标准,并结合案例归纳企业碳无形资产识别路径。企业碳无形资产识别研究是分类评估其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研究企业碳无形资产分类评估思路。在现有分类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基于资产所处企业层次差异的分类思想,并运用该思想对所有碳无形资产进行科学分类,建立企业碳无形资产分类框架,并逐一研究每类企业碳无形资产的具体范畴;然后通过研究碳无形资产之间的层次关系及因果关系,提出基于市场数据评估直接碳无形资产和基于间接碳无形资产对直接碳无形资产贡献度评估间接碳无形资产的系统评估新思路。该部分为全面评估企业碳无形资产价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评估企业直接碳无形资产中的消耗碳无形资产。首先,探讨消耗碳无形资产的实物期权特征及来源;其次,收集公开碳交易市场实时数据,运用布莱尔-舒尔斯模型(B-S 模型)评估企业消耗碳无形资产。企业消耗碳无形资产拥有异于其它碳无形资产的独特属性,其价值研究不仅给出企业消耗碳无形资产评估实践路径,也是论文研究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四,评估企业直接碳无形资产中的市场碳无形资产。以市场碳无形资产中的食品碳标签为例,首先,讨论如何从消费者支付意愿“溢价”角度审视其价值;其次,基于情景实验法(EAM)设计实验获取消费者支付意愿的相关数据;最后,评估食品碳标签价值并运用多元有序Ologit 模型和STATA 回归讨论其影响因素及程度。碳标签是企业市场碳无形资产中重要的一类,以碳标签为例探索企业市场碳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不仅完善了企业直接碳无形资产价值系统评估理论,也为后续企业间接碳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第五,企业间接碳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研究。1.研究企业间接碳无形资产评估基本原理及方法;2.在分析现存灰关联算法缺陷基础之上,构造一个忽略序列间负相关、综合考虑序列间相似性和相近性、且克服研究者对相似性和相近性选择偏好的新灰色关联算法;3.论证该算法适合计量碳无形资产间关联度,并运用算例演算验证其与现存灰关联算法的比较优势;4.基于关联度内涵定义企业间接碳无形资产对直接碳无形资产的贡献度;5.获取并处理三峡新材各项碳无形资产评价数据,应用新算法度量间接碳无形资产对直接碳无形资产贡献度,并给出企业间接碳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公式及结果。 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和理论框架,提出宏观低碳政策建议及微观企业碳无形资产管理策略,并指出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