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恩诺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中的比较药代动力学研究
【6h】

恩诺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中的比较药代动力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RP-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第二部分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的比较药动学

第三部分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的代谢和消除规律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中华绒螯蟹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组织内的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含量。流动相及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05mol/L柠檬酸+0.01mol/L醋酸铵,三乙胺调pH4.5)=25/75(VN)。色谱条件:RP-ODSC18分析柱(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76nm;流速:1.5mL/min;柱温:40℃;自动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在五种组织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4.8%±15.61%,75.02%±14.73%;日内精密度分别为3.26%±0.84%,2.51%±0.68%;日间精密度分别为4.86%±2.46%,3.38%±1.16%。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0.02μg/g和0.004μg/g。本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合于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含量分析。 第二部分研究了不同水温(16℃、25℃)、不同给药剂量(10mg/kg、20mg/kg)和不同给药方式(肌注、口灌)等条件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全面比较了不同条件下药物在蟹血淋巴中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肌注给药后恩诺沙星在蟹血淋巴中的药—时数据均符合开放式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药动学方程分别为:Ct=4.426e-1536t+2.62e-0.027t(组Ⅰ);Ct=6.609e-1.194t+1.334e-0.008t(组Ⅱ);Ct=6.416e-0.132t+0.991e-0.008t(组Ⅲ)。而口灌给药(组Ⅳ)后恩诺沙星在蟹血淋巴中的药—时数据却不能用房室模型拟合。组Ⅰ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96.818mg/L·h,Cmax6.54μg/mL,t1/2α0.851h,t1/2β95.415h;组Ⅱ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168.457mg/L·h,Cmax7.12μg/mL,t1/2α0.58h,t1/2β88.833h;组Ⅲ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155.612mg/L·h,Cmax11.045μg/mL,t1/2α5.239h,t1/2β88.378h;组Ⅳ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86.525mg/L·h,Cmax3.469μg/mL,t1/2α8.071h,t1/2β61.842h。不同给药方式间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较大。恩诺沙星只有少量代谢为环丙沙星,各取样时间点血淋巴中的环丙沙星浓度均处较低值。组Ⅰ~Ⅳ中,代谢产物的生成率分别为5.45%、1.38%、6.19%和4.44%,其中肌注给药组的平均代谢率为4.34%,且药—时数据不能用房室模型拟合。 第三部分研究了10mg/kgb.w.剂量肌注和口灌给药后,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并初步探讨了恩诺沙星的疗效和给药方案。用梯形法计算了主要药动学参数,肌注给药后肝胰腺和肌肉中恩诺沙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51.179和117.08μg·h/g,总体清除率(CLs)分别为0.076mg/kg·h和0.036mg/kg·h,消除半衰期分别为73.93和45.186h;口灌给药后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中恩诺沙星AUC分别为126.502、218.207、91.857和100.524μg·h/g,总体清除率分别为0.07mg/kg·h、0.026、0.091和0.095mg/kg·h。数据分析表明,肌注给药后,肝胰腺中的药物浓度/血淋巴药物浓度要大于口灌给药组,提示血淋巴中药物大量向肝胰腺单向转移,而口灌给药后药物在首先到达肝胰腺后即迅速通过血淋巴向组织中转移。口灌给药后,蟹精巢和卵巢中药物浓度基本都低于血淋巴。总的来说,各组织间药物浓度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无论肌注还是口灌给药后,恩诺沙星在蟹各组织没有出现大量“沉积”的现象,相对而言,肝胰腺中的药物浓度最高。给药15d后,只有肝胰腺中药物浓度在最高残留限量附近,其它各组织中均不能检出恩诺沙星。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量也极低,几乎所有各组织中药物浓度均低于最高残留限量,给药后第15d即不能检出环丙沙星。疗效研究表明,以10mg/kg剂量肌注或口灌给药后,恩诺沙星对中华绒螯蟹将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根据单剂量给药参数计算主要多剂量给药参数后确定恩诺沙星对中华绒螯蟹的适宜给药剂量为:肌注给药7.5mg/kg,每日一次给药;口灌给药12.5mg/kg,每日一次给药,血淋巴中最低稳态浓度则接近MIC。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