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都崇州“共营制”模式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研究
【6h】

成都崇州“共营制”模式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0528)杨扬 成都崇州“共营制”模式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研究

展开▼

摘要

可持续是农业发展议题中的焦点,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何利用农业财政补贴政策来改善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与规范其内在的种植行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层面与学术界始终关注的热点。国内也始终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多种有益的尝试。其中,成都崇州农业“共营制”作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发展模式,在解决耕地撂荒和解放劳动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解答了“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的三大难题,初步实现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但农业可持续发展还需同时实现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因此,现行的崇州市农业补贴政策亟需做出调整。本文在研究了当前国内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补贴政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农业补贴政策结构、农业人才补贴水平和农业补贴对象等方面提出对策,最终旨在促进成都崇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财政补贴结构,促进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通过调整农业财政补贴目标定位,鼓励适度规模的经营的方式,降低过大经营规模可能要面临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政策风险。其次,通过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地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再次,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补贴制度与持续加强对发展优质农产品的支持,完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财政补贴政策。一方面对生产主体在生产认证、标准化生产程度、改善生态环境上的有益贡献进行补贴;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的重视与宣传,从社会层面上提升民众对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重要性的认识,以保障此项补贴政策能长期稳定的施行。坚持政府补贴与生产主体投入相结合。树立起以农产品生产者为主体、以政府加大补贴投入为基础,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实行全程控制。建议持续加强对发展优质农产品的政策支持,使其成为长效机制。同时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补贴体系的覆盖面,可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后备人才培育、人才与资源相匹配等方面纳入补贴体系中。最后,通过引入考核机制,多重引导绿色健康的生产行为,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农业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补贴政策,实现农业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吸引高学历农业人才的加入,振兴农业。 (三)健全农业职业经理人与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补贴政策,推进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相应的补贴政策改变现阶段农业职业经理人经营风险自担与缺乏农业科技创新补贴的现状,稳定专业的农业人才队伍,享受农业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减少能源消耗、农产品附加值提升、提高农产品品质等益处,推进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