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暗纹东方鲀体内细菌类群组成分析及产河鲀毒素菌株的筛选
【6h】

暗纹东方鲀体内细菌类群组成分析及产河鲀毒素菌株的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第1章引言

第2章投喂不同饵料的暗纹东方鲀体内细菌类群组成分析

第3章暗纹东方鲀体内弧菌类群菌落组成分析

第4章产河鲀毒素菌株的筛选和初步鉴定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附录Ⅰ:主要试剂

附录Ⅱ:DNA测序序列

附录Ⅲ: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关于河鲀鱼体内河鲀毒素的起源,至今为止仍无定论。近二十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寄生于鱼体内的部分细菌被证实能够产河鲀毒素。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些细菌主要是通过食物链进入鱼体。为了了解饵料对鱼体内细菌组成的影响,本文以暗纹东方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投喂不同饵料的鱼体部分组织肠道、表皮、性腺和肝脏中细菌类群组成分析,并对其中特异的弧菌组成作了进一步分析,来探讨饵料对各组织内细菌类群组成影响。然后试图通过分离到产河鲀毒素细菌,为今后研究河鲀毒素产生机制作基础。本文在研究鱼体内细菌组成时采用PCR-DGGE分子生物学策略以分析16SrDNA特征序列对细菌类群进行鉴定,并结合培养、未培养的细菌类群组成差异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暗纹东方鲀的肠道、表皮、性腺和肝脏组织的细菌组成。共得到80种不同细菌,其中未经培养而直接来源于组织样品的细菌为34种;经选择性培养基PCA、TCBS培养后的混合细菌中共获得49种,其中3种与未培养的完全一致。在对直接来源于组织中的34种不同细菌的16SrDNA特征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占优势的是γ亚群的变形细菌(γ-Proteobacteria),共17种,占50%;其次为低G+C含量的G+细菌,8种,占23.5%;CFB类仅3种,占8.8%;此外,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ε-Proteobacteria、螺旋体类及高G+C含量的G+细菌各1种;而培养后的细菌几乎都是γ-Proteobacteria类细菌,仅在TCBS培养基上获得5株低G+C含量的G+细菌。其中肠道内未经培养的细菌主要有:低G+C含量的G+细菌(6种,占46%,归属于芽孢杆菌属、乳球菌属、肉杆菌属和毛球菌属)、γ-Proteobacteria(4种,占31%,归属于希瓦菌属和弧菌属)以及ε-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和螺旋体类;表皮中含有:γ-Proteobacteria(10种,占55.6%,归属于气单胞菌属、希瓦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以及假单胞菌属等)、CFB类细菌(3种,占16.7%,归属于拟杆菌纲和黄杆菌科)、低G+C含量的G+细菌的乳杆菌属(2种)以及各1种的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和高G+C含量的G+细菌的考克氏菌属;性腺和肝脏组织中,γ-Proteobacteria(13种,占52%,分别归属于沙雷菌属、弧菌属、希瓦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等)、低G+C含量的G+细菌(7种,占28%,集中在芽孢杆菌属、乳球菌属、肉杆菌属和乳杆菌属)、CFB类的黄杆菌科细菌以及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和高G+C含量的G+细菌。 不同组织间细菌类群差别,肠道与性腺肝脏组织及表皮中细菌组成差别较大,而后两者之间差别不大。主要表现在肠道中含有特有的ε-变形细菌和螺旋体类细菌,但是,未分离到CFB类和高G+C含量的G+细菌。 2.不同饵料喂养的暗纹东方鲀的肠道、表皮、性腺和肝脏组织的细菌组成的差别。肠道内以天然饵料鲜活鱼虾饲养的暗纹东方鲀(N组)与人工饵料饲养的暗纹东方鲀(C组)差别较明显:N组包含乳球菌属、肉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希瓦菌、弧菌以及α-Proteobacteria和β-Proteobacteria类细菌;而C组则包括螺旋体、低G+C含量的G+细菌毛球菌属、ε-Proteobacteria和弧菌属。性腺和肝脏、表皮内差别不是很显著。 3.不同饵料喂养的暗纹东方鲀的肠道、表皮、性腺组织的弧菌组成。共鉴定出暗纹东方鲀体内18种细菌,其中7种为未培养细菌类特有的,约占39%。所有细菌均归属于变形细菌(Proteobacteria)的gamma亚群,其中13种为弧菌科细菌,3种为肠杆菌科细菌,2种为气单胞菌属细菌。经不同饲料喂养的河鲀各组织的细菌组成的差异性,肠道最大,性腺次之,表皮最小。 4.产河鲀毒素细菌分离。从暗纹东方鲀肠道等组织中共分离到30株单菌落,经初步检测,证明菌株Ne3能够产河鲀毒素。通过对Ne3菌株的部分生物学特征鉴定并结合16SrDNA全长序列的遗传学分析,认为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或丛毛单胞菌属或交替单胞菌类细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