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家庭作坊到巨型公司:民营企业整合提升研究
【6h】

从家庭作坊到巨型公司:民营企业整合提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民营企业整合提升的概念界定

1.2整合提升价值及发展大企业意义

1.3研究现状及课题探索要点

1.4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结构

第二章民营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和治理模式

2.1家庭主导型结构和公司化模式

2.2家族小企业与社会化产业集群

2.3家族股份制及企业化经营

2.4民营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与制度改进

第三章民营家族企业生存机理和发展问题

3.1现代家族股份制存在的机理探析

3.2家族企业竞争状况和所面临的发展问题

3.3民营企业公司化运作的组织结构

3.4民营家族企业特点及管理中的利弊分析

第四章私有产权经营及股份社会化合作

4.1民营企业产权经营理论

4.2家族情感纽带与社会资本合作

4.3企业个体股份合作调整决策

4.4产权让渡与股份合作的机理分析

第五章家族企业整合与民营大企业

5.1民营企业整合提升的机理解释

5.2企业集团类型及其选择

5.3温州民营企业集团案例分析

5.4大企业集团策略联盟及管理方略

第六章民营企业集团化发展——浙江个例

6.1民营企业集团整合状况及发展特点

6.2民营企业集团制度框架及其评价

6.3民营大企业景气指数调查分析

6.4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对应研究

第七章金融开放与民营企业提升

7.1金融开放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

7.2温州民营经济与民营金融融合的实证考察

7.3民营企业上市和申报上市的概况

7.4民营企业面临的上市融资问题

7.5民营企业上市融资运作的对策

第八章民营企业整合的等级控制与风险规避

8.1竞争性企业的等级控制

8.2民营企业的等级控制与企业规模

8.3民营企业整合的局部整体关系

8.4企业契约合作与组织行为管理

8.5企业整合的风险规避

第九章民营大企业管理创新及形象定位

9.1民营企业管理期权及激励机制

9.2企业形象定位及其策划

9.3整合重组企业的CI导入或调整

9.4企业科学发展、生命力及其衔接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温州民营企业发展为例,研究了民营企业整合提升。 我国民营企业中的家族式结构和对外部要素依存较少的治理模式,在特定的企业发展阶段是有效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这样的治理结构模式就显现出明显的缺陷,难以适应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并开始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更具体一点是:随着短缺经济成为过去,社会生产能力出现相对过剩,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供给约束全面转向需求约束,拾遗补缺工商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低档次、小商品型的产品结构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逐步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和产品结构“低、散、小”状况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现代工业和传统家庭经营是相互抵触的,传统的中国家庭制度下孕育出的裙带关系对高效率的企业运作是一大障碍,家族式经营不能摆脱传统规范,家族企业要想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就必须改变“企业家族化”的状况。我国民营企业竞争战略是要在所从事的产业里寻求一个有利的竞争地位,竞争战略的选择由产业吸引力和相对竞争构成,核心是某一组织内部形成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资源的组合,使一项或多项关键业务(如产品开发、技术、工艺、生产、质量、营销、服务、人才、资金等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由于历史多方面的原因,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规模偏小,没有达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规模“阈值”,因此,我国民营企业所进行的整合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通过资本整合经营实现结构提升和规模效益。 全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的内容、思路、概念和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总结性提炼和阐述民营企业资本运营和治理模式,总结其发展经验,对“民营企业股权结构”、“家族族企业治理模式”、“民营企业集团组建”和“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等,进行总结和分析; 第五章至第八章,主要从整合、完善和提升的角度对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及资本投资运营进行探讨,对“整合提升”、“管理创新”、“产权合作”和“风险规避”等方面,分门别类地进行深入的包括定性和定量在内的分析,提出了各主要决策及其程序,分析了各整合措施的特点,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组合方案、策略和注意问题;对“公司授权经营”、“资本委托管理”、“股票期权设置”和“投资风险的防范与规避”等,作了具体的策划和论述。 最后一章,论述了重组企业形象定位和管理创新的问题,主要是根据目前民营企业发展的情况,提出了在宣传新产品的同时,注意导入或调整企业形象,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使新产品和企业新形象在整合后一开始就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对象,使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大潮中搏风击浪、创新形象、提升层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