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研究
【6h】

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文献述评

1.1国外文献回顾

1.2国内文献回顾

1.3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议

2.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

2.1股权结构的内涵

2.1.1股权结构的概念

2.1.2股权结构的分类

2.2公司治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2.2.1公司治理的内涵

2.2.2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2.3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2.3.1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2.3.2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

3.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现状分析

3.1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的现状

3.1.1股权性质现状

3.1.2上市银行股权集中度现状

3.2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

3.2.1董事会、监事会与高级管理层

3.2.2上市银行董事会、监事会与高级管理层构成情况分析

4.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4.1指标选择与研究假设

4.2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4.2.1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实证分析

5.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优化与公司治理改革建议

5.1优化上市银行股权结构

5.1.1优化上市银行股权集中度

5.1.2优化上市银行股权主体构成

5.2优化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5.2.1进一步优化董事会结构,真正发挥董事会的决策功能

5.2.2完善监事会制度

5.2.3建立培育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的人才市场

5.2.4建立适应上市银行共同治理模式的财务监控体系

5.2.5允许管理层持股,实施长期激励计划

5.3完善资本市场机制

5.3.1加快股权分置改革,逐步实现全流通

5.3.2提高流通股比例与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相结合

5.3.3发展投资银行,推动股权流通和重组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一、主要内容及观点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其设置状况是否合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在设计公司治理结构时,应当首先设置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那么,我国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到底如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沪、深两市的五家上市银行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本文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关系: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所有制结构(股权构成)。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股权集中度、股权构成(国家股、法人股、流通股)为解释变量,并使用公司总资产代表公司规模、财务杠杆作为控制变量,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股权相对集中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国家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文献述评。首先对国外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对国内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最后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综合评议,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对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大多把视点集中在对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营者之间制衡关系及利益相关者协调问题的讨论上;对于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以实证分析居多,而规范分析较少,没有提出具体应是什么样的股权结构。 第二章是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共分三节。 第一节阐述了股权结构的内涵。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股权集中度,即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股权结构有股权高度集中、股权高度分散、股权相对集中或相对分散三种类型。第二个含义则指股权构成,即各个不同背景的股东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国是指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的持股比例。 第二节阐述了公司治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公司治理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公司股东的监督和股东权利的保护,公司控制权、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经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监督和激励。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在于:银行较其他公司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严重;由于存在政策层面、信用性、经济性的进入壁垒,导致外部投资者无法进行能够有效促进治理结构的接管行为,同时也导致无法通过产品竞争改善公司治理;对银行的严格管制常阻碍其治理结构作用的自然发挥。 第三节分析了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控机制直接发生作用,并通过内部监控从经营激励、收购兼并、代理权竞争和监督等方面对整个公司的治理效率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同时股权结构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制约和影响外部治理行为的有效程度。不同的股权结构表明不同的利益及权力的分布,因此对应着不同的治理机制。 第三章是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现状分析。共分两节。 第一节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的现状。通过对国内A股市场上五家上市银行2005年年报数据的分析整理,股权性质方面存在以下特点:国有股比例过高、流通股比例偏小、个体差异很大,股权集中度方面普遍存在相对控股股东。 第二节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分别从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构成情况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执行董事所占比重不高,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设置情况基本符合要求,董事会成员持股比重偏低,外部监事的设置情况不够理想,高级管理层均不持有其所在银行股份。 第四章是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共分两节。 第一节是指标选择与研究假设。综合国内外学者的指标选择标准和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以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资本规模、资本结构为自变量,净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并就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流通股比例、股权相对集中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提出了四个研究假设。 第二节采用五家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是通过线性图、相关系数来分析这五家上市银行的业绩与股权结构等各变量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除控制变量资产规模与公司业绩有显著正相关外,其他变量和公司业绩的相关关系都不明显,除了国有股、前十大股东与净资产收益率相关性不大外,其他变量与公司业绩有一定相关性。然后从股权构成与公司绩效、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两方面对各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国有股与公司业绩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公司资产规模与公司业绩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财务杠杆指标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表现不明显,股权相对集中对提高上市银行的公司业绩有积极的影响。 第五章是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优化与公司治理改革建议。共分三节。 第一节是优化上市银行股权结构。可以优化上市银行股权集中度;优化上市银行股权主体构成,例如吸收民营资本进入银行、加强个人股治理能力、争取外资银行适当参股。第二节是对优化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一些建议。例如进一步优化董事会结构,真正发挥董事会的决策功能,完善监事会制度,建立培育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的人才市场,建立适应上市银行共同治理模式的财务监控体系,允许管理层持股,实施长期激励计划。第三节从完善资本市场机制角度提出了优化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建议。 二、本文的特点本文的特点有以下三点: 第一,研究角度独特:选择了一个特别的行业来研究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通过对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试图获得一些启发。 第二,研究思路新颖:以往的相关研究,基本上都是直接研究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忽视了公司治理的作用,这样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在研究中的缺失,必然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本文则从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出发,再进一步研究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避免了研究的片面性,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 第三,研究方法创新:本文采用了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假设检验、描述性统计、T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力图运用实证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明规范研究的结论,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