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6h】

中国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言

1.基本理论

1.1概念界定

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原理

1.3西方经济学相关原理

1.4其他相关理论

1.5医改模式四国志

2.我国城市医疗体制的历史回顾

2.1计划体制下的医疗体制

2.1.1建立与形成阶段1949-1960

2.1.2曲折中发展

2.1.3计划经济下医疗体制的总体评价

2.2转型期的城市医疗体制变迁

2.2.1背景

2.2.2大逆转——改革过程

2.2.3医改定论:基本不成功?

3.对我国转型期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

3.1“过河”二十年,仍在“摸石头”

3.1.1改革过程中的历次方向之争

3.1.2基本定调

3.1.3具体方案之争:剪不断理还乱

3.2对二十余年医改的反思

3.2.1为“医”消得人憔悴

3.2.2为何二十年换来一声叹息

4.我国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基本思路的进一步探索

4.1明确下一步医改方向:有限市场化或适度市场化

4.2新一轮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4.2.1中国特色

4.2.2以人为本

4.2.3注重公平:一个都不能少

4.2.4凸现公益性

4.2.5政府责任回归

4.2.6统筹兼顾

4.3路径探索

4.3.1医疗保障制度延伸

4.3.2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布局合理、配置优化、补偿有力、发展和谐

4.3.3医药产购销体系

4.3.4打造全新功能型政府

4.3.5外部环境及其他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论文的研究从城市医疗体制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历程入手,通过对城市医疗体制现状的描述与深入分析,找到其弊端所在,而后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宏观思路,从而对其路径设计进行了进一步探索。 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首先阐述了体制的含义、医疗体制的范围、医疗体制改革宏微观层次的划分,从而统一划定下文讨论的起点。然后对文章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涵义及范围、理论基础做以说明,如医疗服务的特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含义、医疗保障的概念、基本医疗的划分标准等。最后,将其他国家的医疗体制改革模式一并做以介绍,以供我们参考、借鉴。 第二部分对我国城市医疗体制的历史脉络做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梳理。在这一部分中,文章分别分析了城市医疗体制建立、形成、发展至改革的不同阶段的背景,并从大量文献资料中整理出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制度、监管体系的构建及改革过程,并对各个阶段做了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本文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医疗体制的建立、发展及形成阶段,二是转型期城市医疗体制的变迁。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将医疗卫生作为社会福利事业,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大力投入,逐步建立了城市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和以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为主体的医疗保障制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城市医疗体系,并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但这并不是说传统的医疗体制是完美无缺的,它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1978年,城市医疗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进入了转型期:医疗机构走向了市场化指向之路,基本复制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模式,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随着改革的推进,传统医保制度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这对其运行和功效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主要目的是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努力推进费用统筹;为了配合上述两项改革,发改委积极推进医药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以实现三医联动、三改并举。 第三部分首先对城市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历次理论争论进行了综合性的整理,其中着重分析了2005年以来的全民医改大讨论,按争论焦点由市场化概念之争、症结之争到改革方案之争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归纳了各方、各派及专家学者们的观点。然后,用大量的数据与事实对城市医疗体制的现状做了以下描述:高水平、低覆盖;医保成为富人的俱乐部;医疗费用负担公平性差:个人医疗负担增长过快;药品和医用器材价格虚高;药价“空降”;医患关系空前紧张。最后,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认真进行反思,并与传统医疗体制相比较,寻根究底、追本溯源,发现城市医疗事业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医疗机构公益性质弱化、补偿机制缺失且效率低下、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相当突出,城市医疗体制发展不全面、不协调。 第四部分,在对转型期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综合了各位专家学者的政策建议,扬长避短,提出有限市场化或适度市场化的医改方向。也就是说新一轮的改革不能完全采取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方式,必须对市场运作方式作适当的技术改良处理,医改中的无形之手需要有形之手去约束、去指引,即有限度的市场化,或者说有约束的市场化。 本文认为,新一轮的医改应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着力于建设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服务体系,努力建立覆盖全部城市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最终使老百姓都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遵循:走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以人为本、公平、公益、政府责任回归及各方利益平衡等原则。 在明确了下一步医改方向后,本人又进一步探索了改革的具体措施,设计了以下几条改革路径:一是延伸医疗保障制度,一方面是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另一方面是加强事先医疗求助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二是建立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主要途径是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分类改革二三级医疗机构以及真正实现大医院和社区机构的双向转诊;三是对医药产购销体系进行深入改革;四是打造全新功能型政府,如明确政府管理体制和职能、强化其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培育医疗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改革进程、组织实施区域医疗规划等。最后本人还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了设立独立监管机构、调整医疗服务的营业税税率和发挥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等建议。 本文在论述过程中,采用了历史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并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对我国城市医疗体制进行了规范与实证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