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IPO市场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研究
【6h】

中国IPO市场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2文献综述

1.2.1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成本效益模型

1.2.2 IPO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总成本构成

1.2.3公司特有风险与IPO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

1.2.4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及其治理效应

1.3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4研究方法

2.IPO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

2.1 IPO公司审计师选择与受托经济责任观

2.1.1 IPO审计市场的行为主体

2.1.2公司经理、股东、债权人契约及IPO公司外部审计需求

2.1.3 IPO审计需求的受托经济责任观分析

2.2首次公开发行(IPO)抑价的理论解释

2.2.1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诉讼规避假说

2.2.3承销商信息优势假说

2.2.4信号显示理论

2.2.5股票配售理论

2.3 IPO与审计师的角色

3.中国IPO审计需求市场发展的制度背景

3.1中国审计需求市场的发展历程

3.1.1恢复需求和稳定发展

3.1.2脱钩改制与自愿审计需求扩大化

3.2新股发行上市审计制度安排中的政府控制特征

4.实际控制人、成本效益与IPO市场审计师自选择分析

4.1问题的提出

4.2文献回顾

4.2.1实际控制人与代理成本

4.2.2实际控制人与公司绩效

4.2.3实际控制人与审计师选择

4.2.4审计师与承销商角色

4.2.5审计师选择的自选择模型

4.3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4.3.1审计质量的自选择问题

4.3.2错误选择审计质量组的期望总成本

4.3.3样本选择与描述统计

4.3.4自选择分析结果

4.3.5民营控股对模型的修正

4.4研究结论

5.IPO市场审计师选择的经济需求分析

5.1研究问题

5.1.1审计的信息功能

5.1.2审计的保险功能

5.1.3风险控制论对审计本质的拓展

5.1.4 IPO市场审计师选择的经济需求:信息功能Vs.保险功能

5.2文献综述

5.2.1国外相关研究

5.2.2国内相关研究

5.3研究设计

5.3.1研究假设

5.3.2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5.3.3模型设计

5.3.4描述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3.5回归分析结果

5.4研究结论

6.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后续研究建议

6.1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6.2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6.3本文的局限性

6.4后续研究及相关政策建议

6.4.1后续研究建议

6.4.2相关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独立审计是一种降低代理成本的机制。从理论上讲,公司代理成本不同,其对审计质量的需求也不同。代理成本越高,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的动机也就越强。Jensen和Meckling(1976)分析了公司内部所有者和外部所有者间的代理问题,并指出,如果内部所有者引入外部监督或约束机制(比如外部审计、预算等),以向外部投资者表明其将约束自身的侵占行为,公司价值会提高。因此,内部所有者有约束侵占行为的动机。DeFond(1992)指出,代理冲突的程度决定了对审计的需求程度。代理冲突的程度越高,代理人降低代理成本的动力也就越强,公司对高审计质量的需求就越大。 根据原红旗、李海建(2003)的观点,当IPO公司特有风险上升时,选择高质量审计师能比选择低质量审计师带来更大的边际收益,然而,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边际成本也可能较大。国内关于审计市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考察供给方行为,但是在审计服务的提供者(会计师事务所)和购买者(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中,会计师事务所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在整个市场中是上市公司选择事务所而不是事务所选择上市公司,这就使得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是个新兴市场,各种法律制度以及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处罚措施都还有待完善。同时,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也可能降低自身的审计质量要求。但在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的国家,并不意味着有效的外部审计不能得到。 本文选择IPO审计市场为考察对象,分析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行为,是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与新任事务所的熟悉和沟通成本,同时也会增加监管部门的关注,因此上市公司一旦选定事务所,则较少发生变更;并且,IPO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通常代表着其在上市过程中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初次选择,能够更好地体现一般情况下公司对审计产品的需求,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则会反映特定上市公司对审计产品需求的变化。 本文试图站在审计市场需求方角度,探讨政府干预、成本效益因素、公司特有风险对我国上市公司在IPO市场上的审计师选择行为的影响,并检验我国IPO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的经济需求动因(审计信息功能需求和保险功能需求),以期在IPO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问题上得到一些有意义的启示。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第一,描述中国IPO市场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的市场需求特征和IPO审计服务市场的制度背景;第二,检验并解释中国IPO市场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三,检验和分析IPO公司审计师选择的经济需求动因,即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IPO公司对审计信息功能和保险功能的需求状况。 本文一共六章,第1章是对全文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导论介绍,第6章对全文的研究结论做了总体概括,探讨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局限性、后续研究可能的方向以及相关政策建议。除这两章外,全文从结构上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2章,IPO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本部分重点从受托经济责任观的角度分析了IPO审计市场的行为主体和IPO公司的外部审计需求,并在探讨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的理论解释的基础上以期寻求审计师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角色的理论解释。 ,第二部分,即第3章。在这部分,笔者主要探讨IPO市场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的相关制度背景。IPO审计需求市场是整体审计需求市场的一部分,本部分首先回顾了我国整体审计需求市场从萎缩中断到自愿需求程度不断加大的发展历程,以期管中窥豹,得出我国IPO审计需求市场发展的总体趋势。在分析我国审计需求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新股发行上市审计制度安排中的政府控制特征。 第三部分,第4、5章。在这部分主要通过实证分析描述和检验我国IPO市场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审计的信息功能和保险功能对我国IPO公司审计需求的影响。在第4章,笔者通过自选择分析模型,对IPO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的内生性问题加以控制,研究发现,在选择普通会计师事务所的IPO公司样本组,自选择分析结果与成本最小化假设一致,且对于条件期望成本的分析进一步证明,该组样本公司的实际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类型选择符合成本最小化假设;但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样本组的自选择变量系数不显著。并且IPO公司在选择普通会计师事务所时,国有实际控制人与总成本大小正相关,而民营实际控制人与总成本大小负相关;但在选择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样本组,国有控制变量和民营控制变量对总成本的影响都不显著。 第5章通过对IPO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行为的研究揭示我国IPO市场审计功能定位,并对审计的信息功能和保险功能加以区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之新审计准则对IPO市场审计功能定位及其效用的初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IPO市场对审计功能的需求动因主要是出于对其信息功能的需求而不是对其保险功能的需求;并且新审计准则的颁布对提高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 1.本文着眼于IPO市场的审计需求研究,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IPO市场审计需求的市场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国内关于IPO市场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研究大多是考察政府因素的影响,并且研究结论大都认为我国审计市场自愿性需求不充分,市场功能缺失。本文则将市场因素纳入,结合我国审计服务市场的政府影响特征,考察IPO市场上市公司对审计的自愿性需求与政府干预的共同作用,发现IPO公司的风险特征、实际控制权结构和由此导致的其对成本效益因素的权衡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会计师事务所的自愿选择行为产生影响。本文对IPO公司初次上市审计选择行为的研究,对现有文献做出了有益的延伸和拓展,映证了外部审计有效性的经典理论,为新兴市场中的自愿审计需求行为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与实证证据。 2.本文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初步探索了IPO市场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阐述审计在IPO市场上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IPO抑价理论和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的分析,实现了受托经济责任观和审计控制论在IPO审计领域的拓展,为IPO市场审计需求提供了理论支持。 3.本文引入IPO公司实际控制权结构变量,结合我国IPO审计市场特有特征,对我国IPO市场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的研究模型加以修正。 4.本文对新审计准则对IPO市场审计功能需求定位及其实施效果进行检验,初步证实了新审计准则在提高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