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用衍生工具与商业银行经营表现
【6h】

信用衍生工具与商业银行经营表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0.1研究目的和意义

0.2相关文献综述

0.2.1外文文献

0.2.2中文文献

0.2.3文献总结

0.3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1.信用衍生工具基础知识

1.1定义与发展概述

1.1.1定义

1.1.2发展概述

1.2主要品种及发展趋势

1.2.1主要品种介绍

1.2.2发展趋势推测

2.研究设计

2.1变量、样本及数据来源

2.1.1因变量的选取

2.1.2自变量和控制变量

2.1.3样本和数据来源

2.2研究流程设计

2.2.1研究方法和模型选择

2.2.2计量分析过程

2.2.3全样本和分样本实证的安排

3.全样本实证研究

3.1描述统计、单位根检验及模型选择

3.1.1全样本描述统计

3.1.2单位根检验

3.1.3模型选择检验

3.2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及长期因果关系检验

3.3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及短期因果关系检验

3.3.1 ROA作为因变量时的短期因果关系检验

3.3.2 LA作为因变量时的短期因果关系检验

3.4全样本实证结论与不足

3.4.1全样本研究结论

3.4.2分样本的必要

4.分样本实证研究

4.1描述统计、单位根检验、模型选择

4.1.1样本描述统计

4.1.2单位根检验

4.1.3模型选择

4.2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及长期因果关系检验

4.2.1主导型银行

4.2.2参与型银行

4.3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及短期因果关系检验

4.3.1主导型银行

4.3.2参与型银行

4.4分样本实证结论

4.4.1主导型银行

4.4.2参与型银行

4.5研究总结

4.5.1结论解释

4.5.2研究不足之处

5.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用衍生工具的政策建议

5.1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用衍生工具的选择

5.1.1实证研究结论的考虑

5.1.2信用衍生工具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殊意义

5.1.3结论

5.2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用衍生工具存在的困难

5.2.1定价方面的困难

5.2.2信用衍生工具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系统的挑战

5.3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用衍生工具的政策建议

5.3.1做好基础工作

5.3.2发展策略上的考虑

5.3.3优先发展信用违约互换

总 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信用风险是最古老的风险形式,也是当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风险转移不仅能够降低增量风险,而且可以降低存量风险,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信用衍生工具就是当前一种比较流行的风险转移工具,它是一种旨在将信用风险从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交易的风险转移工具。信用衍生工具的使用不仅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解决“信贷悖论”等问题,还可以藉此构建新型的信贷资产组合管理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它深受商业银行的欢迎,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BA的统计,全球信用衍生工具的名义交易量从1996年的0.18万亿美元飙升至2007年的25.02万亿美元。 但是,另一方面,正如所有的衍生工具一样,信用衍生工具也是一把双刃剑。不少学者和业内人士也认为信用衍生工具的长期的、广泛的运用也会带来一些风险,例如:容易使商业银行弱化信贷的监督审查,从而降低资产的质量;对于商业银行体系而言,则有可能导致商业银行持有大量的风险头寸,造成风险聚集;信用风险可能配置到不够专业的投资者手中,造成金融系统的不稳定等等。当然,目前这种利弊争论尚无定论,只有一些比较笼统的共识。 结合我国当前的形势来说,根据加入WTO的承诺,我国的金融行业已经进入了全面开放的时期。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与国际知名银行和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和合作。就信用风险而言,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有较为沉重的存量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却相对有限。可以说,无论从与国际接轨、应对国际竞争,还是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角度来说,都有必要讨论是否引进、是否放手发展这一新型信用管理工具。为此,客观地分析和评估信用衍生工具的运用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就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对国外成熟典型市场的实证分析,量化分析信用衍生工具的影响是有理论和现实价值的。 1.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全文包括导论和五章正文。 导论。首先,针对信用衍生工具对商业银行经营表现这一课题,本文对已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和概括。总结起来,部分学者认为信用衍生工具具有积极的作用:能解决“信贷悖论”、提高信用风险定价的效率、促进信用风险在金融系统的优化分散和配置、提高金融系统稳定性等等。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信用衍生工具的大规模运用可能带来如下风险:长期的使用会促使商业银行弱化信贷审核和监督从而导致资产质量下降、降低企业从银行得到“认证效应”、部分商业银行作为衍生品的中间商而大量聚集风险、信用衍生品的不规范性导致的交易纠纷和法律风险、信息不对称而使得信用风险向不专业的投资者聚集,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等等。总的来说,目前这一命题尚无定论,除了部分笼统的共识,仍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在于:利用发达国家和典型市场的数据,运用实证性的研究来分析信用衍生工具对商业银行经营表现的影响,权衡利弊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发展相关产品的问题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第一章主要是对信用衍生工具的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回顾,包括信用衍生工具的定义、基本品种介绍,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与传统信用风险管理的比较。本章首先分别介绍了包括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价差期权、信用联结票据、合成证券化,分析和信用衍生工具朝着标准化、融资功能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本文所要进行的实证研究的研究设计。本文选取了资产收益率和信贷规模作为因变量,从这两个方面来描述信用衍生工具对商业银行经营表现的影响,因为资产收益率是银行经营的一个综合结果,而信贷水平的变化则可以用来衡量信用衍生工具的使用是否会显著增加银行参与风险的动机。本文选取了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量作为自变量,选取了商业银行衍生品交易总规模、权益资本比、坏账冲销率、银行总资产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在样本方面,本文选取了美国最大的14家信用衍生工具交易银行为样本,利用它们在2004年至2007年4年间16个季节的数据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利用EngleandGranger(1987)提出的EG两步法进行面板数据协整分析。研究步骤包括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回归模型选择、协整分析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步骤,本章对这些步骤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 第三章是介绍全样本实证模型的过程和结论,并对全样本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按照第三章中的步骤,本文对全部14个样本商业银行进行了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结论表明信用衍生工具的运用对于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信贷规模均具有显著的正方向影响。但是,注意到全部的14个样本之间存在资产规模、信用衍生工具交易规模、市场角色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容易造成严重的组间效应,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说对不同市场类型的银行不加区分也是不明智的。因此对全样本的实证结论只能采取保留意见,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样本的实证研究。 第四章是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经验,按照一定的标准,将14家银行分为6家市场主导型银行和8家市场参与型银行,分别对两类银行进行回归研究。最终结论表明:对于市场主导型银行来说,信用衍生工具对其资产收益率有显著影响而对信贷规模影响不显著;对于市场参与型银行来说,信用衍生工具则主要对其信贷规模产生显著影响,对资产收益率则无显著影响。结合两类银行参与市场的动机、交易规模及市场角色等因素来看,分样本的实证研究结论更具有可信性,两类银行的差异性也在实证结果中得到了较好的反映。 第五章是对我国是否发展信用衍生工具,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本文认为我国应该适当发展信用衍生工具。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国外典型市场的对实证研究表明,信用衍生工具的运用确实对商业经营表现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良性的,有限的;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来说,信用衍生工具的使用确实能带来升级信贷管理模式、提高不良资产管理效率、提高资本充足率等好处。因此综合来看,我国应该引入和发展信用衍生工具。其次,在如何发展信用衍生工具的问题上,本章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困难,并对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步骤、品种、策略等方面提出了笔者的政策建议。 2、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我们知道,信用衍生工具对商业银行及商业银行体系影响是复杂的。在这一课题上,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且尚无定论。尤其在我国,对信用衍生工具的研究主要是以介绍性的、规范性的研究为主,而实证性的研究不足。而根据国外的研究经验,实证性的研究恰恰是不可或缺的。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也就在于研究方法上,借鉴已有研究,采取了实证研究和规范性研究相结合来分析方法。既有对国外典型市场数据的面板数据分析,又有对结合我国现实和信用衍生工具的特性进行的规范性研究.我想这样的研究方法有助于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也可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信度。 在具体的面板数据回归方法上,我国已有学者进行过直接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而本文主要限于样本数据的特殊性(一阶单整属性)而采用了面板数据协整的研究方法。我想这也是本文在操作层面的一个尝试和创新。 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风险管理工具,信用衍生工具本身是博大精深的,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实际中产生的影响也绝不仅限于商业银行的范围,它对整个金融体系甚至经济体系都存在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