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立法上的金融违法行为入罪研究
【6h】

立法上的金融违法行为入罪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导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的缘起:司法实践的反思

1.1.2 问题的深化:立法现状的简析

1.2 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本文研究概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3 研究的方法

2. 法定犯理论:金融违法行为入罪的刑法学基础

2.1 法定犯与自然犯区别理论辩析

2.1.1 国外法定犯与自然犯区别理论概览

2.1.2 国内法定犯与自然犯区别理论概览

2.1.3 评析

2.2 法定犯的特点发现:超常性

2.2.1 法定犯超常性之提出

2.2.2 法定犯超常性之生成机理

2.3 法定犯超常性对金融违法行为入罪的意义

3.法定犯视野下的金融违法行为入罪依据

3.1 入罪依据的论域选择

3.1.1 论域的概念

3.1.2 犯罪学论域内的入罪依据

3.1.3 刑法学论域内的入罪依据

3.2 刑法学论域内入罪依据的症结与厘定

3.2.1 入罪依据与犯罪本质

3.2.2 入罪依据的厘定

3.3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依据之解读

3.3.1 社会危害性的考量

3.3.2 应受惩罚性的考量

4.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的标准

4.1 标准与依据之辨

4.2 入罪标准的观点汇总与简要评析

4.2.1 观点汇总

4.2.2 简要评析

4.3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标准的提出

4.3.1 入罪标准提出的切入点

4.3.2 入罪标准的内涵

4.4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标准的展开

4.4.1 保护必要性

4.4.2 损害产生可能性

4.4.3 行为可处理性

4.4.4 行为处罚效率性

4.4.5 证明可能性

5.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标准应用示例

5.1 骗取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之立罪检验

5.1.1 骗取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之立法理由

5.1.2 立法理由之保护必要性标准审视

5.2 证劵、期货犯罪之立罪检验

5.2.1 证劵、期货犯罪之立法理由

5.2.2 立法理由之行为处罚效率性与证明可能性标准审视

5.3 洗钱罪之立罪检验

5.3.1 洗钱罪的立法理由

5.3.2 立法理由之可处理性标准审视

6.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胡业勋;

  •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学科 人口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胡启忠;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立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