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物流信息平台商业模式分析与设计
【6h】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物流信息平台商业模式分析与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基于传统信息技术的物流平台研究综述

2.1.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 移动互联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2.2.1 运输车辆定位

2.2.2 射频识别技术

2.2.3 基于位置的服务

2.2.4 共享经济、云计算与大数据

2.3 移动互联技术的优势

3 物流运营平台典型案例研究

3.1 传化物流公司

3.1.1 传化物流公司商业模式简析

3.1.2 传化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

3.1.3 传化物流商业模式带来的启示

3.2 货车帮

3.2.1 货车帮商业模式简析

3.2.2 货车帮经营情况分析

3.2.3 货车帮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

3.2.4 货车帮商业模式带来的启示

4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物流信息平台商业模式设计

4.1 商业模式概述

4.2 商业模式的发展和要素理论

4.3 商业模式的九大元素分析

5 物流信息平台运营模式

5.1 运营模式简介

5.2 物流信息平台信息技术运用

5.2.1 基于位置的服务

5.2.2 大数据服务

5.3 商业模式的竞争力分析

6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物流信息平台评价

6.1 与典型物流运营平台的对比

6.2 解决的问题

6.3 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简要总结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我国物流行业主要运输方式之一的公路物流,目前其行业规范性较差,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运力的供给和需求信息传达渠道少,传达效率低,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由此影响了整个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并且提高了产品的物流运输成本,无形之中增加了第二产业各企业的生存难度,阻碍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各类社交网络和共享经济的全面发展,全球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WEB2.0时代。实际上,公路物流行业目前已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业热潮和发展速度,货运020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市场竞争,各类风险资本也开始跟随这股热潮的步伐寻找机遇。随着网络技术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全面进入WEB3.0时代,其概念下的各类尖端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将进一步颠覆传统行业并带来新的一次互联网技术革命。
  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进步的春风,传统行业开始面临互联网+概念的改革与转型,作为典型的信息协调者之一的信息平台已经瞄准物流行业多时了。行业信息不对称,市场混乱,分散度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正是这些信息平台的挑战和机遇。第四方物流企业和第五方物流企业竞相进行行业竞争,随着这些新的商业模式的孵化和发展,公路物流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和资源整合度不断提高,前期的行业转型阵痛期即将结束,具有发掘产业链中新价值的商业模式必然会迎来更多的机遇。
  为探索在全面进入WEB3.0时代后,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所带来福利为物流行业带来变革并提高社会的运作效率,改变物流行业信息不对称、信息化程度低导致的居高不下的货车空载率和效率低下的现状,从整个产业链中发掘和创造新的价值,本文以国内目前在第四方物流领域中的龙头企业传化物流和车货匹配平台货车帮为案例,结合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实际运作状况寻找他们成功的启示和运营过程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之上揭示一种结合利用WEB2.0与WEB3.0技术的思维来打造新型商业模式的可能,运用智能手机配套的传感器采集货车司机驾驶的细节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针对司机的驾驶习惯报告和改善建议,客观的评论结合企业对服务的主观评价能更有效地吸引流量,而通过客观数据与保险公司合作,给驾驶习惯良好的驾驶员提供保险折扣,对司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且还能帮助他们改掉不良的驾驶习惯,降低事故率,同时由于理赔率降低和费率优惠带来新的流量对保险公司大有裨益,宏观上来说也具备一定的社会意义。通过分解该商业模式的九大元素和六大环节来系统分析该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和竞争力,明确物流信息平台在商业模式中的定位,建立以信息平台导入双边客户流量并转化为增值服务流量的商业框架,结合WEB3.0概念下的新信息技术进一步探索这种新商业模式的意义及对物流信息平台类企业发展的展望。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来提供增值服务以增加客户黏性等为该商业模式的成功落实提供更多支持,同时也对其他行业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提供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