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室外公共场所艺术作品的合理使用
【6h】

论室外公共场所艺术作品的合理使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导论

0.1 研究背景

0.2 文献综述

0.3 写作思路

1.室外公共场所艺术作品合理使用制度理论考察

1.1 合理使用制度的学说

1.2 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

1.2.1 使用公共场所艺术作品合理性的价值基础

1.3 公共场所艺术作品合理使用焦点:复制权侵权的判断

1.3.1 复制的定义

1.3.2 复制的类型

2.合理使用中室外公共场所艺术作品辨析

2.1 室外公共场所

2.1.1 湖北“董永与七仙女”雕塑侵权案

2.1.2 分析案件

2.2 放置行为辨析

2.2.1 自贡“希望之光”灯组案

2.2.2 分析案件

2.3 艺术作品辨析

3.陈列、放置在室外公共场所艺术作品合理使用构成要件分析

3.1 室外公共场所艺术作品合理使用行为类型

3.1.1 国家体育场鸟巢被剽窃为鸟巢烟花案

3.1.2 《著作权法》22条第(十)项四种行为方式区别与联系

3.1.3 立体与平面

3.1.4 相同相似判断方法

3.1.5 使用者获得成果性质的判断

3.2 简单复制和独创性新作品二分法存在的问题

4.作品再使用问题探究

4.1 作品合理使用与商业再使用的关系

4.1.1 我国著作权法和审判实践的态度

4.1.2 外国法对商业再使用的态度

4.1.3 合理使用不应允许复制件的商业再使用

4.2 对作品再使用目的的研究

4.2.1 再使用目的是重现原作

4.2.2 再使用目的是向不特定公众免费发行

4.2.3 再使用目的是个人使用

4.2.4 再使用目的是为了诋毁他人或者损害他人形象

4.2.5 再使用目的是为了“滑稽模仿”

5.合理性标准探析:借鉴美国版权法“四要素”标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章,主要是对室外公共场所艺术作品合理使用进行理论考察,理论考察从合理使用学说开始,对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基础、正当性进行分析,并具体分析了同类案件中审判思路的分歧。这一章还将合理使用问题的焦点:复制权侵权的理论进行了一个梳理,明确了复制的定义和类型,为合理使用中的异形复制审判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章,引入争议案例,并从中发现问题,本章主要对于何为室外公共场所艺术作品要素进行界定。第三章,主要是承接前一章提出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根据问题所在,并以复制行为和临摹、绘画、摄像、录制行为的辨析和冲突为视角,深入论证问题,总结各方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中,相同相似判断、立体与平面之争是本章分析的重点内容。
  第四章,对再使用问题专章分析,提出本文认为复制件不应商业再使用的观点,对其进行理论论证,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再使用目的进行分类讨论。
  第五章,主要内容为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确立,方法是借鉴美国版权法。立法不明、司法混乱皆因室外艺术作品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不明确而生,结合前文对问题的分析,借鉴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遵循我国国情,确立合理使用的科学判断标准。
  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三:一是针对司法争议,本文对临摹、绘画、摄影、录像的行为性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临摹、绘画、摄影、录像行为与复制的关系,以及通过临摹、绘画、摄影、录像行为取得作品有无著作权;二是根据临摹、绘画、摄影、录像不同行为方式,一一分析了争议焦点问题(异形复制和再使用问题);三是结合美国立法,进一步提出了室外公共场所艺术作品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