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市公司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实证研究
【6h】

上市公司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预期创新点

2.理论分析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分析

2.1.1 过度自信相关理论

2.1.2 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管理层过度自信相关文献

2.2.2 股利政策相关文献

2.2.3 管理层过度自信与股利政策相关文献

2.2.4 文献述评

3.制度背景分析

3.1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制度的发展历程

3.2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分析

3.2.1 股利分配形式

3.2.2 现金股利支付意愿

3.2.3 现金股利支付水平

4.假设提出及研究设计

4.1 假设提出

4.1.1 管理层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政策

4.1.2 管理层过度自信、产权性质与现金股利政策

4.1.3 管理层过度自信、内部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

4.2 实证研究设计

4.2.1 数据来源

4.2.2 变量描述

4.2.3 模型设定

5.实证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管理层过度自信与股利政策

5.3.1 模型一

5.3.2 模型二

5.4 管理层过度自信、产权性质与现金股利政策

5.4.1 国有上市企业模型一

5.4.2 非国有上市企业模型一

5.4.3 综合分析

5.4.4 国有上市企业模型二

5.4.5 非国有上市企业模型二

5.4.6 综合分析

5.5 管理层过度自信、内部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

5.5.1 内部治理机制弱的上市企业模型一

5.5.2 内部治理机制强的上市公司模型一

5.5.3 综合分析

5.5.4 内部治理机制弱的上市企业模型二

5.5.5 内部治理机制强的上市公司模型二

5.5.6 综合分析

5.6 稳健性检验

5.6.1 模型一回归结果

5.6.2 模型二回归结果

6.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3 本文局限以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来说至关重要,股利政策向外界传递了关于公司经营状况,未来成长机会以及对待股东投资者态度的重要讯号。股利分配政策是外部环境,内部治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一个理性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激发投资者的热情,还可以均衡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抵牾。作为公司重要的三大财务决策之一,股利政策近年来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门。对比欧美资本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存在着很明显的不成熟不理性,尤其是派发现金股利方面。与欧美的上市公司相比,拥有现金股利支付意愿以及真正派发了现金股利的中国上市公司比例不高,而且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也较低。资本市场监管部门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出台了一系列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规定,鼓励甚至强制性分红,但是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不合理情况依旧存在于中国的资本市场。
  委托代理理论充分说明了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这目标不一致和矛盾冲突,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代理人的行为对于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有着重大影响。而心理学和公司行为金融学中很多研究都说明了管理层并非完全理性,其中过度自信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心理偏好之一,也是认知偏差中最稳定的心理特征。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往往会太相信自己的判断,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高估所投资项目最后成功的可能性,他们往往会认为外界低估了公司未来的价值,于是管理层的这种不理性对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以及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有较大的影响。
  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绪论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本文研究的目的以及本文研究对于该领域以及中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意义。再接着对研究内容以及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梳理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突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本文的理论分析及文献综述,理论分析中先对过度自信相关的理论进行整理,总结了过度自信的定义以及出现原因。同时本文对主要的股利理论尤其是对于和本文研究相关的股利理论进行了归纳。文献综述部分本文先对有关管理层过度自信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接着对研究股利政策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文献中主要集中研究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影响方面一般从公司财务特征以及公司内部治理两个维度出发。管理层过度自信会给公司经营财务活动带来影响,管理层过度自信之所以会影响到股利政策,是由于其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投资融资决策的制定,所以大部分文献对于管理层过度自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决策,投资政策以及股利分配政策这三个方面。另外,本文综述了现有文献中如何衡量管理层过度自信的方法。本文的第三章是对中国监管部门针对股利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的演变发展进行了说明描述,同时本文对于中国证券市场上常见的股利分配政策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本文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现金股利分配近几年的状况进行了深入挖掘统计。第四章为假设提出以及研究设计。本文根据文献提出了三个维度的假设,分别是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于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影响的假设、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于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下有差异的假设、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于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在不同强度的内部治理机制下有差异的假设。为了验证本文的三个假设,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2012年至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接着本文对选取的变量进行了描述说明,并针对本文的研究假设构建了相应的模型。第五章为实证结果分析,首先本文对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接着本文对样本采用回归分析,以此验证三个假设。结论一章中本文论述了研究结论,本文局限以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的展望。
  经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过度自信的管理层,过度自信管理层其所在的公司倾向于不派发现金股利。而在公司有现金股利支付意愿的前提下,相比非过度自信的管理层,过度自信的管理层所在的公司倾向于低水平的现金股利政策。而不管是国有还是非国有,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公司更倾向于不派发现金股利或者低水平的现金股利政策。在国有上市企业中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于现金股利支付意愿以及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比非国有上市企业要大。另外内部治理机制弱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呈现负相关关系,但是内部治理机制强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过度自信对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影响并不显著。比起内部治理机制较强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较弱的公司,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更大。这个结论说明内部治理机制确实有制约限制管理层权力的效果,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使得管理层非理性行为对于公司经营的影响减弱了。
  本文认为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在未来可以深入以下三点。第一,引发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因素有很多种,其表现也是多样的,在未来研究该领域的学者可以采用多种变量综合衡量管理层过度自信。第二,未来此领域的研究可以在不同行业方向深入研究,探寻行业特征是如何影响着管理层过度自信和股利政策关系的。第三,由于股利分配的方式多种多样,未来的研究可以针对非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来进行。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对模型进行总体样本的回归检验之后,出于对中国特有国情的考量,结合以往文献研究,分别对样本进行不同产权性质以及内部治理机制强弱的分类,探究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
  在众多相关研究后,如何去削弱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政策的负面影响成为了此领域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认为可以改变传统公司治理的理念,以决策为重点。在管理层进行最终决策之前,要保证信息的充足度,并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在方案的储备和选择上要集思广益。管理层之间应该及时沟通,避免出现内部信息不对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