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猪养殖业风险因素及风险防范研究——以乐山市五通桥区为例
【6h】

生猪养殖业风险因素及风险防范研究——以乐山市五通桥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 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2理论基础

3.生猪养殖业现状及价格走势分析

3.1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

3.2四川省生猪养殖业现状

3.3生猪价格波动的走势分析

3.4本章小结

4.乐山市五通桥区生猪养殖业现状及风险因素实证分析

4.1五通桥区概况

4.2五通桥区生猪养殖业发展的现状

4.3五通桥区生猪养殖及风险因素调研分析

4.4风险因素分析

4.5五通桥区生猪养殖业风险防范问题

4.6本章小结

5.研究结论及对策研究

5.1研究结论

5.2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猪养殖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关系到国计民生。生猪养殖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猪肉是我国居民主要消费的肉类食品,对生猪养殖风险的防范显得尤其重要。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养猪大省,生猪出栏数和猪肉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06四川省年生猪出栏头数6905.58万头,猪年末头数5100.24万头,猪肉产量481.42万吨;2015年生猪出栏量7236.5万头,猪年末头数4875.6万头,猪肉产量512.4万吨,增减幅度分别为4.79%、-4.40%、6.44%,2015年生猪出栏量、猪年末头数、猪肉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0.22%、10.81%、9.34%,四川省猪肉产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但是由于近年来在成本、供求关系等因素的作用下,生猪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养殖户面临着市场风险,同时也面临着灾变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环境污染风险。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五通桥区生猪养殖的调查与研究,分析生猪养殖中遇到的风险因素,提出风险防范的对策。
  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从相关文献中分析生猪养殖业面临的风险现状,引出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如何预防风险,促进乐山市五通桥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及为四川省生猪养殖风险防控提供参考;其次对相关理论概念进行描述,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实地调研四川省五通桥区生猪养殖主体及农业局,以发放问卷的方式对五通桥区生猪养殖的风险防范现状进行了解,找出生猪养殖风险因素及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预防生猪养殖风险的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五通桥区生猪养殖业现状分析发现:农户通过政府提供的对能繁母猪购买保险的政策有效控制了自然风险。对于疫病风险,虽然政府提供免费疫苗以及养殖户注射疫苗、猪舍消毒等措施来防范疫病,但是生猪疫病还是呈多发态势。由于五通桥区是乐山市工业区,政府的发展规划主要聚焦在工业,同时本区人多地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生猪产业发展的地域空间会越来越少,会出现因政策变动而导致的风险。另外,由于土地、圈舍和生猪不能抵押贷款,农户只能依靠小额贷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贷款额度较低,养殖户如果需要扩建圈舍、扩大养殖规模非常困难,从而出现管理风险。最后,市场风险是生猪养殖中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风险,在应对猪价上涨时,养殖户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增加出栏量,扩大养殖规模。价格涨得越快,养殖户跟风现象越严重,大量资本涌进市场,养殖数量增多又会导致供过于求产能过剩,暴涨之后出现价格暴跌,形成恶性循环。
  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1)生猪养殖业的风险可以分为灾变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环境污染风险等五种大类型,每一类风险都有其特殊的性质和存在的原因。
  (2)市场风险对生猪养殖业的影响较为突出且不易控制,其中生猪价格的波动幅度、养殖成本的高低是导致生猪养殖市场风险最主要因素,物流费用次之;灾变风险通过保险得以控制,但是当地生猪保险只限于能繁母猪,保险种类少,保险理赔数目低;政策风险主要体现在五通桥区在“十三五”规划中限定了生猪禁养区、限养区,很多猪场被迫搬迁,重建或关闭都给养殖户带来财力人力上的损失;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人才缺乏上,由于生猪养殖多是家庭经营,技术性人才缺乏;环境污染风险主要体现在部分及个别养殖户随意排放废弃物、对于病死猪的处理不当的情况上。
  (3)从风险控制角度来看,文化程度越高,养殖户风险预控能力越强;养殖年限越长,控制风险能力就越强;参加合作社或者是龙头企业的养殖户风险控制能力较强。
  (4)风险防范方面,应遵循生猪生长周期,根据条件选择品种,提高猪肉质量,控制养殖成本;利用生猪期货市场,抵御市场风险;提高技术研发,促进疫苗的作用,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发展循环经济,既是对环境污染的绿色治理也是防控生猪疫病的有效方法,逐渐形成猪排放的废物-沼气-树木、猪排放的废物-沼气-菜地、猪排放的废物-沼气-鱼塘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